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因为胡亥被匈奴俘虏,咸阳朝廷开始热闹了起来。

    之前投靠赵高和胡亥的官吏,接连遭到御史弹劾。

    此时,雨夜惊雷,李斯对外面的雷声,雨声充耳不闻,一心只想梳理朝中如今的局势。

    但作为李斯左膀右臂的姚贾,却在此时打断了李斯,满脸毅然的沉声道:

    “吴御史弹劾孙太仆勾结匈奴,不过是太子喜欢马,他弄了几匹匈奴马给太子,何罪以至于下狱?丞相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是不是应该暂缓刑狱?”

    李斯抬头看着姚贾,叹了一口气,道:“孙太仆有没有问题,需要他自己来证明,你且回去吧。”

    姚贾微微蹙眉,毫不退让地说道:“我乃九卿廷尉,若孙太仆真有问题,那也应该由我审查,丞相未经我审查,就下狱孙太仆,是我的失职!还请丞相连我也一块下狱吧!”

    “你!”

    李斯欲言又止,不由气得面色铁青。

    这是姚贾第一次与他针锋相对。

    因为姚贾认为孙太仆并没有什么过错,无非是胡亥被匈奴俘虏,朝廷需要一些说得过去的颜面,比如内部有人勾结匈奴,坑害了太子,哪怕没有错,也要给你安排莫须有的罪名。

    可姚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奸臣,他只是为了利益,选择跟李斯合作。

    孙太仆的问题,显然不涉及他的利益。而且,他也并不认为一个孙太仆能打击胡亥和赵高的班底。

    所以,他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他跟李斯只是合作关系,不是李斯惟命是从的门客。

    李斯这样绕开他,干涉司法的行为,对他而言,绝不能开这个坏头。

    一旦司法被撕开了这道口子,那日后李斯想要弄谁,只需一句话,安全局便会仗着逮捕权,刑讯权,再无需经过内阁、廷尉府等部门配合,他日安全局必将演变成下一个黑冰台,黑暗与恐怖将再度笼罩朝廷。

    所以,无论是出于对利益的维护,还是对廷尉府权威的考量,姚贾都没有退路。

    李斯清楚姚贾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有着自己的意志和观点,见他如此坚持,便对一旁的李福吩咐道:“去,把御史大夫那边弹劾的奏折拿过来。”

    李福答应了一声,很快取来了奏折,交给姚贾道:“廷尉所思所虑,自是有道理的。”

    姚贾没有搭理李福,只接过奏折看了几眼,便放下奏折,朝李斯道:“丞相,这些奏折我已经看过了,皆是弹劾太子一系官吏的奏折,不知这些奏折与孙太仆有何关系?”

    李斯起身道:“太子一系的官吏是怎么起来的,你清楚,朝廷上下也清楚,只不过是问题大小而已,在大部分时间里,弹劾太子一系官吏的奏折,不过寥寥,半年时间大概四十余封,一个月不过四五封,且多数是小事!”

    “而眼下,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如此密集的弹劾,冒出了二十多份,你身为廷尉府廷尉,竟然没有察觉到一丝问题?”

    姚贾闻言,有些错愕的看着李斯,感觉很是不适应。

    李斯好像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他问题所在,对姚贾来说,仿佛一次新的认识。

    不知怎么的,姚贾总觉得现在的李斯跟之前的李斯有些不一样了。

    对于姚贾这样的朝廷重臣而言,包括以前的李斯,虽然他们都有权力处理政事,但无论有多少奏折,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只会认为,有人反应问题,那里就存在问题,该调查的调查,该解决的解决。

    从来没有深思过,在短时间内,密集冒出这么多不合理的奏折,本身有什么问题。

    姚贾不怀疑李斯给出的数据,低头看着手中的二十封奏折,还有几封奏折没有拿出来,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