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虽说他们是受雇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的科研实验他们是全程参与的,参宿四与伴星的关键数据都是他们观测收集的。

    到这已经不是混资历了,而是镀金,还是镀一层厚的耀眼的金,只要成功,他们毕业后会被各个天文单位抢着要。

    所以从一开始的正常工作,到这会他们已经比徐川更在乎这次科研项目了。

    ........

    吃过了晚饭,徐川回到了实验室,收拾了一下稿纸资料开了个住宿的房间。

    天文台还是有招待所的,毕竟经常有外来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到这里来展开实验研究,需要住宿什么的。

    只是说环境一般,甚至都比不上普通小县城的宾馆,有些还是双人间和多人间。

    徐川申请的是一个单人间,虽说他现在只是个大学生,按照规则来说是申请不到单人间的,但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天文台的领导也知道一些事情,并没有太在意这些东西。

    洗了个澡,擦干净头发,徐川将背包中的稿纸拿了出来,继续完成下午未完成的工作。

    随着推算,时间很快,眨眼间,外面的天色就彻底黑了下来。

    “......代入黑体辐射数据uλ(v,t)=4π/λ?.......,质量为23.871911123m⊙、2.706358293m⊙”

    盯着计算出来的数据看了一眼,徐川放下了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果然,在失去了偏振量将边界值定义到一个精确的准值后,计算出来的质量数据是有问题的。”

    看了一眼稿纸上的数据,徐川微微摇了摇头。

    23.871911123m⊙的质量,这个数据看一眼就知道并不准确。

    它远超过了目前天文界对于参宿四质量的估测。

    虽然目前天文界没有统一过参宿四的质量到底是多少倍太阳质量,有的资料显示它的质量不过 14 ~ 15 m⊙,但也有的资料认为它的质量达到 18 ~ 19 m⊙,甚至也有达到 20 m⊙的。

    但几乎从没有超过20个太阳质量的估测。

    23.87倍,接近24倍太阳质量,这个数字显然超过了天文界之前的估测。

    尽管它有可能是正确的,但这种概率较小。

    一方面是天文界历年来对参宿四的质量计算都采用的常规办法,虽然做不到精准,但大体质量是不会估算错的。

    另一方面则是他这次计算参宿四时使用的数据参数不齐全,在缺少偏振量等关键辅助信息后,计算出来的量肯定是有偏差的。

    不过好消息是有的,第一组的数据,有关质量的信息,同样计算出来了两组。

    这证实了,参宿四的氢包层内,的确存在着一颗前人从未发现的伴星。

    两组直径、两组质量,这总不能再说是计算出问题了吧。

    或许这些数据还不足以完全证实参宿四的氢包层里面存在一颗伴星,毕竟数据计算的来源单调了一点,统一来源于一组观测数据,存在误差的可能性。

    但已经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概率了。

    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能再观察到几组同样的数据,就可以证实了。

    真要证实了这一发现,对于天文界来说,这可能是今年的最大的发现了。

    .......

    重复检查了一遍计算过程和数据,确定没有出现错误后,徐打了个电话,将南大的几位博士生师兄都喊了过来。

    虽说这个点已到深夜八九点,但几位师兄肯定都没睡,今晚凌晨他们还得利用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