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类似于学术模范般一类的人物。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哪一方面出现一个世界顶尖的学者,都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国家与民众的自信力,也能在对应领域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甚至衍生到其他领域中去。

    而对于来说,在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目前太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了。

    此前回国的都一度被推上过神坛,但受限于方方面面最终还是放弃了。

    如今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出现了,怎能不让人心动。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中,徐川喊了个家政清理了一下自己的别墅。

    这栋别墅是他称为普利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后普林斯顿提供的福利待遇之一。

    另外的待遇还有薪资,而且是两份。

    一份是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正教授,年薪是六十万米金。

    另一份则是来自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年薪是四十万米金。

    两份薪资合计起来一共是一百万米金,换算下来,他的年薪差不多有七百五十万。

    这还仅仅是单纯的工资,此外还有各种其他的福利。

    比如科研项目资金,购房补贴、绩效补贴、津贴、项目提成等各种补贴。

    相对而言,这份工资待遇很惊人了。

    哪怕他证明了霍奇猜想,但身上的荣誉其实也并不算很多,在数学界最顶尖的两个一个是克拉福德数学奖,另一个则是晨星数学奖。

    就算是明年的菲奖他能够稳定拿到,但对于菲奖而言,也有一个很好的对照标准。

    比如陶哲轩在2006年拿到菲尔兹奖后,加州大学为了留下他而开出的工资待遇也不过是八十万米金的年薪而已。

    八十万米金的年薪,听起来相对于一名菲奖得主来说似乎并不多的样子。

    但这个数字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是现实,不是某β乎人均月入过万,也不是某音,人均年入百万。

    事实上,在国内,月入过万的人仅占据百分之零点五左右。

    按照十四亿的人口来算,人数仅仅只有七百万。

    七百万对比十四亿。

    这个比例其实是相当小的。

    而网络上人均月入过万,年入百万,只不过是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而已。很多你以前根本就看不到,或者无法了解的东西在网络上你现在都能刷到了。

    再加上大数据推算等服务,以至于会上网的人网友会产生一种错觉。

    不得不承认,网络对于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上一些为了吸引眼球而产生的铺张浪费的社会乱象,会给部分难以分辨是非的人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

    而事实上,在国内,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年薪差不多也就二三十万左右,这还是211或者985级别的教授。

    如果不昧着良心去捞一些偏门,收入其实也不会高。

    当然,大学教授每周给上的课程都是固定的,课余时间有很多,完全是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依靠着能力来赚取外快,自然不单单是依靠着工资来生活的。

    但这仍然无法避免国内科研工作人员工资相对较低这一事实。

    如果不是这样,每年也就不会有那么的科学家、教授等各领域顶尖的人才出国发展或者移民了。

    在科学领域,相对来说,国内的待遇的确较弱,这是无法争议的事实。

    尽管在名声、荣誉、资源等方面有一些补偿,但最基础的衣食住行都无法解决的话,这些东西的意义就不大了。

    毕竟人总是向往更好一点的生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