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

    闻言,在场的所有人均将目光投向了徐川,但除了老人和秦安国后,其他人很快就又挪开了视线,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而对于老人和秦安国而言,两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学者会提出这样一个宏伟,甚至有些看不到尽头的科技。

    可控核聚变!

    人类的终极能源。

    今天坐在这里的人,无论是谁,对这项宏伟的科技都有着一定的了解。

    正如徐川所说,这个词语蕴含的能量足够让华国再次伟大,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俯瞰整个世界。

    但这项技术,真的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吗?

    早在1933年,可控核聚变技术相关的理论就已经成熟了,距今时间已近百年。

    可是如何实现它,却一直没有成熟的方案。

    无论是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亦或者是引力约束,还是其他的方式,都尚未看到近期能应用的曙光。

    哪怕是的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目前也看不到尽头。

    永远的五十年,这是外界对于可控核聚变的戏称。

    而用可控核聚变来让华国重回世界之巅,这条路线能成功吗?

    再度深吸了口气,秦安国看向了徐川,郑重的问道:“这条路,真的能实现吗?”

    徐川认真的道:“老实来说,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很难很难。”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很难,就不去做,这样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走。”

    闻言,老人开口道:“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但至今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无论是磁约束亦或者惯性约束,目前都没有看到能商业化使用的曙光,其他方向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很清楚这项技术的价值,也愿意在上面投入更多资源,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它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成功,我们能否支撑起这份重担。”

    徐川笑了笑,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点击了一下,通过幕布放映出来的画面一跳,转现出来的,是一张树状结构的导图。

    “要想一步到位,直接实现可控核聚变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朝着它前进了。”

    “在前进的路上,每一项分支科技,都能给我们创造足够价值与利益.......”

    一边说,徐川一边解释着树状图上各项科技与科学领域。

    【常温超导材料】

    【强磁镜镜箍控制环面】

    【超高温等离子体湍流控制系统】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

    【超超临界热机转换技术】

    【.......】

    投影上,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代表了一项科技。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徐川从来都没指望过仅靠一面之交的三言两语就让国家全力支持他。

    别说他是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哪怕再加上一个诺贝尔奖也不够格。

    在可控核聚变这项超级工程上进行投资,几十亿恐怕是最基本的数字,而往上提升,谁也不知道要多少,是真正的上不封顶。

    这是一只张着漆黑大口的吞金巨兽,在实现它之前,谁也无法保证要向里面投入多少资金、多少人力物力。

    徐川没有想过上来就干这么大的项目,这是不现实的。

    哪怕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也不可能轻易就让国家将可控核聚变这种耗资无数的超级工程交到他手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