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上终止正常细胞的代谢。

    对于人体而言,细胞也是要新陈代谢的,旧细胞死去,人体根据dna复制新细胞,可是核辐射后dna断裂了,就无法造出正常的新细胞了。

    具体表现为体内各个脏器内出血失能,然后人就跟屁了。

    核辐射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能从原子层面对材料进行拆解。

    铅能抗辐射,就在于它密度高,能阻拦绝大部分的微观粒子的时候,在短时间内不被拆解。

    而除了这种办法外,还有其他的手段可以对抗核辐射这把手术刀吗?

    有!

    比如‘原子循环’技术!

    这是上辈子徐川用近三年的时间,才找到的一种新方法。

    核辐射的危害在于超强的电离能力,能破坏传统材料的晶界、结构等性质,会导致材料脆化、弱化失去特性等。

    但如果有一种材料的晶界结构修复速度能跟上核辐射的电离能力呢?

    那么是不是就能意味着它能完美的拦截住核辐射。

    而‘原子循环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建立的起来的。

    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徐川找到了一种材料--‘晶态铒锆酸盐’。

    这种材料可以近乎完美的适配这种理论。

    它不仅能够经受得住放射线的强烈攻击,也能在晶界被电离后迅速完成自我修复,重新凝结成稳定的晶界结构。

    构成‘晶态铒锆酸盐’’的主要材料,铒锆酸盐和铒钛酸盐,能够通过材料内部的原子的不断移动,做到在较长时间内抵抗放射线的辐射。

    用这种材料制造的陶瓷,能长久的保存核废料,时间至少能超过十万年。

    而后续,徐川又沿着这条路线,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抗辐射材料,用以应对核辐射。

    这是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的基础。

    有这些技术和材料,徐川敢直面核废料,直接将原本无比危险的核废料变成纸湖的老虎。

    .......

    在施工现场呆了几天的时间,和祁总工程师商议确定一些研究所的功能与格调后,徐川回到了金陵。

    研究所在修建,招聘过来的十名第一批科研人员在熟悉‘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论文。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中,他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南大,陈正平的办公室中,徐川手中拿着两份资料,正翻阅着。

    对面,陈正平则端着热茶开口介绍道:“你要的研究所,我这边已经帮你找到了。”

    “不过受限于你的预算有限,再加上并不是研究所都愿意出售,所以我这边能寻找到的研究所并不多。”

    “经过挑选后,你手上的这两个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家研究所叫‘紫金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室’,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在五十亩左右,科研人员也不算很多,目前只有不到二十名。不过同时拥有碳材料和高分子能膜材料的研究资质,也有一部分的设备,报价在一千三百万。”

    “第二家叫做‘先进聚合物材料研究所’,规模大一些,占地面积在一百亩左右,有近四十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能膜材料的合成、应用研发及制品开发。”

    “不过它缺少碳材料领域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完善的设备,资质是有的。报价在两千一百万。”

    “这两家研究所,你都可以看看,如果不合适的话,我再找找。”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研究所,陈正平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