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而且因为需要往里面填入各种基础材料关键信息数据和试验更新的原因,化学材料计算模型的更新速度更是相当的频繁,几乎每周都会更新个两三次。

    樊鹏越:“今天没有更新计划,不过如果要进行模拟的话,我更建议使用上个版本的模型。”

    “前两天于振他们将硅基材料的数据整合了一部分进去,但最新版的模拟测试发现过程有些不稳定,模拟的反应和实际实验反应有偏差来着,还在调试中。”

    徐川点了点头,道:“行。”

    实验室二楼,一行人来到建模专用的办公室中,办公室并不算很大。一方面是前期工作并不算大,另一方面则是之前徐川也没多少钱去扩建实验室。

    他以前刷论文获奖拿到的钱基本都投入到研究所了。

    不过好在人工SEI薄膜的专利授权费用已经到账了,现在就等新办公地址处理好,他们就可以搬过去了。

    办公室中,樊鹏越喊了一个正在忙着测试模型的程序猿,在他的帮助下,一个备份的老版本数学模型在电脑上打开。

    看着数学模型在程序猿手中运转,介绍着对应的功能,麦格米伦询问道:“能模拟一下材料的研发过程吗?”

    徐川点了点头,道:“可以,不过目前的模型才开发处理来没多久的时间,功能不算很多,只能针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组合,以及进行一些早期使用的一些材料模拟工作。”

    “目前能的模拟材料范围并不多,主要以锂、碳、氟这些化合材料为主,且暂时需要人工给出一定的条件。”

    “锂电池应该在你们的数据范围内吧?”麦格米伦问道。

    徐川点了点头,道:“锂电池大部分材料都在,这些是之前已经整理出来了的。但目前不包含有机溶剂,毕竟种类太多了,一时半会的处理不完。”

    “有没有导电涂层涂碳铝箔的数据,对碳铝涂层做个模拟可以吗?”

    想了想,麦格米伦从锂电池的材料中挑选了一种询问道。

    碳铝涂层材料在锂电池中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它算是一种最近两年才出现的新技术。

    主要是利用碳铝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活性物质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等等。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锂电池的性能,不过并不是锂电池中必备物品,少了它也可以正常运行,只是性能会下降而已。

    一旁,樊鹏越代替徐川回道:“有的,复合涂层与碳铝材料的相关数据已经录入进去了,如果麦格米伦教授您想要看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研发过程模拟。”

    “那就碳铝涂层吧。”

    樊鹏越:“请问有性能要求吗?”

    “还能设定选择碳铝涂层薄片的性能?”麦格米伦惊奇的询问道。

    “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不过目前做不到完美的模拟出你要求的性能薄片,毕竟它暂时还只是一个最基础的简陋模型。”徐川耸了耸肩回道。

    麦格米伦想了想,开口道:“那要求设定铝箔的厚度为10~30μm区间,SuperP导电层的厚度为0.3~0.9μm区间,石墨烯导电层的厚度为0.5~1.2μm区间,混合导电层的厚度为0.3~2μm”

    麦格米伦迅速从脑海中筛选了一些碳铝薄片的性能参数,他现在愈发好奇眼前这个简陋的模型到底能做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樊鹏越点了点头,转头吩咐程序员开始将这些参数输入到数学模型中,而后展开对碳铝涂层材料进行模拟研发。

    屏幕上,在程序猿将各项参数和要求输入模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