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但是我的理论也是经过验证的,而且已经刊登在了顶级期刊论文上。”

    “而且老实说,我不认为以华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能培育出来什么顶级数学家,那种方式太落后了。”

    安德鲁·惠特:“可您不也是从华国走出来的物理教授吗?”

    蒋康才:“不,我是米籍学者,很早之前就已经拿到了绿卡,另外,我大部分的成果也都是在米国这边接受了学习后做出来的。”

    在新闻报告的背后,《华盛顿时报》还用了很长的篇幅附上了这位蒋康才的理论和部分证明论文。以及有关陶哲轩支持NS方程不存在光滑解的证据。

    此外,《华盛顿时报》还在新闻结尾对他进行了邀请,邀请他正面回应这个问题。

    “徐川先生您好,我是《华盛顿时报》的编辑安德鲁·惠特,如果您看到了这篇论文的话,作为一个学者,是否应该会回应一下呢?”

    “毕竟这不仅仅关系克雷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米金,更关系到NS方程是否存在光滑解,以及一名学者的荣耀。”

    “我相信蒋教授已经扎起2008年就已经证明了NS方程,只不过数学界一直都在以一种偏见的态度忽视他。”

    “如果他真的做到了证明NS方程不存在光滑解,毫无疑问NS方程相关的奖项应该给与他。包括克雷数学研究所的那一百万米金,以及一枚菲尔兹奖章。”

    一篇新闻看下来,徐川忍不住直摇头。

    一家臭名昭著的期刊,和一个研究流体工程力学,曾在数学上大放厥词的教授,可以说是绝配了。

    《华盛顿时报》就不多说了,这家南韩金主开创的报刊,大部分时候都在抹黑别人。

    而这位蒋康才,他其实也有一点记忆。

    上辈子的时候他研究可控核聚变,找费弗曼合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两几乎翻遍当时有关NS方程的大部分文献。

    这个蒋康才的理论,他和费弗曼都看过。

    不过也就仅限于看过而已。

    老实说,这位蒋教授和那些民科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他是一名物理学家,而且算是应用方向的,主要研究的是流体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也的确是从华国移民出去的。

    但是他并没有什么重大成就,别说世界级的了,就是国家级荣誉都没拿到过。

    可能是后面因为做实验的关系?在他建立起来了一个对流体力学还算有些用处的‘能量梯度理论’。

    当然,其实也是模仿的柯老的K4理论,只不过加入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理解。

    因此而获得了移民米国的机会。

    后面在移民米国后,就一直致力于将他的能量梯度理论推向NS方程,曾经带着论文闹过《数学年刊》和国际数学联盟。

    然而十几年来,并没有几个鸟他。

    因为用纯物理方式来解释NS方程压根就走不通。

    他的理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物理概念和数学不是等价的,物理中不存在数学意义的光滑。

    而在他的论文中,速度U为零就能被定义成奇点。

    但是速度U为零,怎么就能在数学上定义为奇点了?这和光滑性也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而且出现间断点在超声速流体里是很常见的事情,各种激波都是速度间断区,按这位蒋康才教授的说法,都可以算作奇点了。

    从这来看,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若要说这篇新闻中最耍小聪明的一点,大概就是将陶哲轩给牵扯进来了。

    没错,在15年的时候,为了审核哈萨克斯坦的数学家穆赫塔教授的论文,陶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