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看,不可否认它的确很优秀。”

    “但是LHC的升级可不是一件小事,尽管20T的临界磁场超导性能的确很诱人,可理事会恐怕会更偏向于稳定一些的材料,你这个研发的时间太短了。”

    徐川笑道:“时间短并不能代表什么,优秀的材料能更进一步的提升LHC的性能,相信CERN理事会会考虑的。”

    闻言,格罗斯点了点头,也没否认:“的确,优秀的材料更吸引人,但LHC可以说承载着大半个理论物理界的使命,这次的升级,更是关系到未来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所以即便是我个人倾向于你手中更优秀的材料,也不一定能通过理事会的商议。”

    徐川微微皱了下眉,道:“相对比樱花国提供的超导材料,我手中的铜碳银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更加优异,这样都无法说服理事会吗?”

    格罗斯叹了口气,道:“如果你这种材料能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研发出来,那这大概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你手中的超导材料出现的时间太短了,新材料并没有经过验证,这很让人顾忌。而樱花国那边的BI材料已经出现了近一年的时间,目前有不少的厂商都使用了这种材料。”

    “所以理事会那边应该会更倾向于稳定一些的材料。”

    “更何况,目前你手中的材料还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尚未量产。”

    “从实验室到量产,同样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CERN无法将希望赌注在这个上面。毕竟CERN并不是我的,成员国的监理虽然日常不怎么管理事情,但我们的资金来源于他们。”

    “如果监理们强烈反对,理事会也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的。”

    “当然,我会在理事会上尽量去再做一些争取。”

    徐川点了点头,道:“理解。这很正常,LHC这种大型对撞机,升级自然需要考虑稳定性。”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过我觉得,要搜索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踪迹的话,恐怕光是升级对撞能级是不够的。”

    闻言,戴维·格罗斯挑了挑眉,问道:“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虽说这位现在提出这个说法有点为了截断超导材料订单的嫌疑,但涉及到暗物质与暗能量踪迹的事情,他不得不重视。

    毕竟在整个高能物理界,要说对惰性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研究最深的,电话对面的这个年轻人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惰性中微子和相关的理论数据都是他发现与做出来的,在常规物质与暗物质的连接领域的,他的意见和说法别说是CERN了,就是整个物理界也得认真考虑。

    再加上这位在数学物理上的研究,以及利用数学方法探索物理粒子的本领,在如今高能物理领域,能力不说排在第一,也至少在前三。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和威腾等人亲自去华国邀请他参与CERN后续的探索工作不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能力吗?

    徐川:“相对比对撞能级,我觉得对探测器的优化或许更合适一些。”

    “一味地提升对撞能级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有些时候,可能并不是对撞能级不够,而是我们的观察手段相对落后而导致即便是它出现了,我们也没法看到。”

    格罗斯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觉得我们的探测器应该朝哪方面进行升级?”

    徐川笑了笑,道:“这个就不在免费咨询范围内了。”

    “其实相对比升级CERN来说,我觉得在华国修建一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或许会更符合我的目标一些。”

    “而且在之前,我和国家政府交流过了,华国的确有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想法,尤其是在惰性中微子发现后,高层曾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