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虑一下,抛开这个致命的缺点来说,碳纳米材料理论上来说其实很适合。”

    顿了顿,徐川抬头看向赵光贵,笑道:“至于这个缺点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交给赵教授你了。”

    “后续赵教授你这边带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一下吧,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

    闻言,赵光贵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一喜,激动了起来:“我会尽全力的!”

    能在可控核聚变这种超级工程中独立率领一个项目小组,这可谓是一个偌大的机缘。

    有这份经历,以后无论去哪里工作,都是会被抢着要的。

    而且在这里搞研究,并不用担心科研经费的问题。

    有眼前这位大佬在,经费就不是问题。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能随意的挥霍经费什么的,也没办法将经费揣进自己的兜里,但至少,在研究试错、探索新路线等方面,不用操心经费会因长久没有成果而中断。

    搞学术,大部分都还是讲情怀讲梦想的。

    谁不想发几篇顶级的SCI期刊呢?谁不想自己做出来个青史留名的研究成果呢?

    徐川没太在意这些,笑了笑,鼓励道:“加油吧。哪怕这条路没法探索出来,也希望你能在碳纳米材料上摸索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一旁,赵鸿志好奇的问道:“徐院士,抛开纳米陶瓷和碳纳米材料外,你的选择是什么?”

    闻言,其他人也纷纷看了过来,好奇徐川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毕竟在这位大佬否决掉金属材料、纳米陶瓷和碳纳米材料后,第一壁材料留下的选择空间就几乎没多少了。

    徐川笑了笑,道:“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选择合适的材料路线,不过针对除了中子辐射外的其他的辐射,我倒是可以想办法解决。”

    “????”

    实验室中,不少人一脸的问号,但很快,就有人反应了过来。

    水木大学的材料教授邢学兴一脸感兴趣的问道:“是前两年徐院士您用于核废料发电上的‘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技术?”

    在加入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前,他对于眼前这位年轻至极的大佬做过一些了解。

    抛开他在数学物理天文这些理论上的成果来说,这位大佬在材料学领域的成果也可以说是国内的巅峰。

    其他人可能没多少感觉,毕竟在理论方面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七大千禧年难题等名头实在太大了。

    但作为核能材料领域的他,怎么可能对那种能解决核废料的技术没感觉?

    核废料可是世界顶级难题,自从核能被利用起来,核辐射就是个让各国都无比头大的问题。

    如果不是眼前这位前两年创造的奇迹,恐怕现在华国还在如何为越来越多的核废料头疼。

    当然,他也只是清楚有这么一项技术能解决辐射难题,具体到底是怎么样的并不知道。

    毕竟这是‘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的核心,严格保密的东西。

    听到邢学兴教授的话,徐川轻笑着点了点头,道:“没错。在‘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中,有一项专门用于构造材料的技术,叫‘原子循环’。”

    “各种辐射的危害在于超强的电离能力,能破坏传统材料的晶界、结构等性质,会导致材料脆化、弱化失去特性等。

    “但如果有一种材料的晶界结构修复速度能跟上核辐射的电离能力呢?那么是不是就能意味着它能完美的拦截住各种辐射?”

    “‘原子循环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建立的起来的。”

    “通过这项技术构造出来的材料,能在遭受到辐射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