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一场报告会结束,阿米莉亚不出意外的被媒体记者给团团围住了。

    长久以来,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男性的领域,因为真的很少有女性能在这一领域做出突出的成果。

    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数学领域女性做出来的成果,带来的影响力会比男性更大一些。

    “阿米莉亚教授,我是BBC的媒体记者,您以二十六岁的年龄拿到菲尔兹奖,一举打破了前人的记录,请问有何感想?”

    阿米莉亚:“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有打破前人的记录,菲尔兹奖最年轻的记录是我的导师保持的。”

    “至于感想,激动?兴奋?愉悦?好像都有点,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会的心情。不过我想我最应该感谢我的导师徐川教授,是他给与了我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BBC记者:“听说您目前还在跟随那位徐教授学习,作为已经拿到菲尔兹奖的您,请问在徐教授手中还没有资格毕业吗?”

    阿米莉亚摇摇头,道:“不,在数学上我已经毕业了,也拿到了毕业证书。我跟着教授学习是在进修。”

    “进修?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当然可以。”阿米莉亚笑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些自豪道:“教授他擅长的并不只有擅长数学,物理、天文等领域他同样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成就,尤其是在将数学这项学科引入其他学科中促进发展,更是他最为拿手的地方。”

    “而我跟着教授所进修学习的,便是这个。”

    BBC记者:“原来如此,听说您前段时间在CERN那边实习工作,请问您未来是否会继续在CERN工作吗?”

    这个问题,BBC的记者挖了个小坑,CERN和华国在强子对撞机领域的竞争是众所周知的,而不管阿米莉亚是继续前往CERN工作,还是选择在华国工作,都会落下一些可以编写的‘故事’。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阿米莉亚的回答却完全偏离了方向。

    “我已经收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大抵会在秋季开学季的时候前往普林斯顿担任数学教授。”

    BBC的记者愣了一下,他还真没考虑到这点,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笑着恭喜了一声。

    虽然挖了个小坑没坑到人,不过能收获到一份26岁女性菲尔兹奖得主的采访已经很不错了。

    上午阿米莉亚和谷炳的报告会结束后,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徐川当然不打算就这么浪费了,于是在大会现场寻找了起来。

    一场国际数学家大会,分列成了整整20场分组报告,每一个组又有三到十一个小报告段。

    从逻辑组到代数、再到数论、代数和复数几何,几乎每一个数学的大小分类都有对应场地和报告时段。

    繁多的报告徐川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去看,寻找和挑选自己感兴趣和需求的领域也是一名学者的基本功。

    从代数几何领域开始,徐川看了看报告场地,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数论领域。

    正好,在数论领域做报告的,是一位不逊色于菲尔兹奖得主的数学家。

    詹姆斯·梅纳德,日不落国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研究重点是使用解析数论的工具,特别是筛选方法来研究素数。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这位梅纳德教授会获得本届菲尔兹奖,他对解析数论的贡献,以及在理解素数的结构和丢番图近似方面都很不错,综合实力很强。

    整体来说,这名数学家有些类似于北大黄金一代的张伟教授,整体研究水平较高,但缺乏一个大的数学猜想作为基石。

    再加上他今年才三十五岁,还可以再等一届,所以就被阿米莉亚给挤下去了。

    其实说起来,这位梅纳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