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衰落,米国的确需要一项新的计划来刺激和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声望。

    但可惜的是,这个计划提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华国那边便开始了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

    随后的时间中,接二连三的各种可控核聚变阶段性突破的消息,直接让米国的国会老爷们大幅度的削弱了航天领域的投入,阿尔特弥斯计划也就这样夭折在了半途上。

    而这一次,也不知道NASA航天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说服了NSC委员会,召开了今天的会议,试图在国会上说服所有的议员通过‘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但不得不说,在如今日益衰落的情况下,他们的确需要一项伟大的事业让米国的声望重返巅峰,哪怕是短暂的重返。

    或许780亿米金的整体计划国会老爷们不会疯狂到整体都批准,但如果是重返月球,将航天员再一次送上去,并有序的将对手拉入航天竞赛中,再一次的利用他们强大的底蕴拖慢对方的发展,甚至拖垮对手.,并不是没有希望的。

    正如比尔·纳尔逊所说的,在能源领域的失利已经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不少的声音。

    如果再不做出一些反击的动作,打破不断下滑的趋势,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另一边,金陵,星海研究院中。

    前往京城报告的温远航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快速的赶了回来。

    在和徐川商议过后,金陵jun区那边快速调派了一个独立团过来,对星海研究院周边的山林、道路等区域做了一个新的部署,加强了研究所的防护。

    不过这一工作并没有大张旗鼓,部队那边的团队直接悄无声息的更换了岗位,完成了替换。

    毕竟星海研究院本身就是各国重点关注的对象,大张旗鼓的动静必然会引来无数的目光注视。

    办公室中,了解了一下上面对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做出的安排和部署后,徐川点了点头,将这两天自己对星海研究院的一些管理的优化方案递给了温远航。

    “你看看这个,研究所这边的管理有些落后了,这是新的调整方案,后续开个会商议一下。”

    温远航接过方案,翻阅了一下后眼神中带着一些思索,抬头看向徐川道:“通过建立符合研究院的标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系统对研究过程、材料产品供应商做管控,这是准备走智能化研究+智能化工业体系?”

    在没来星海研究院之前,他本就是科学技术蔀战略规划司的办公室主任,对于社会各行各界的发展都有一些基础的了解,理解徐川提出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徐川点了点头,道:“没错,虽说目前的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领域还起不到什么太大的帮助,但做一些数据统计、筛选、分析的工作没什么问题。”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这些原本需要繁琐人力去完成的工作解放出来,无论是对于研究来说,还是对于产业链的配合来说都能提高不少的效率。”

    温远航点了点头道:“行,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

    徐川笑着道:“麻烦你了。”

    “客气了。”

    在将后续的工作安排处理妥当后,徐川将重心放到了空天发动机和大型强子对撞机这两个项目上。

    不过他的心倒也没有之前的紧迫,因为相对比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这个近乎完全陌生的领域来说,后两者的研究在国内并不是完全没有基础。

    空天发动机的本质是电磁推进,在这方面,华国的研究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天空号空间站上,使用的就是电磁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进器,其设计运行功率达到100kW,推力能达到5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