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应用于海西号电磁弹射器上的改进型超导线圈储能核心,其额定功率达到50兆瓦以上,是目前市面上爆料出来的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储能设备的200-300倍以上。

    其强大的输出功能,配合大功率电力控制设备、微机工控系统、直线感应电机等技术,能够做到在更短的时间将舰载机以更短加速距离,更快的加速度弹射出去。

    配合上部署在海西号上的华星聚变堆,极限负荷的情况下,能做到二十秒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循环充能,将一架舰载机发射上天。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速度,实际上你还需要考虑到舰载机在航母上移动,准备等各方面的工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效率。

    但毫无疑问,它已经超越了当前最先进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技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海西号的甲板上,徐川听着欧阳振的介绍,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电磁弹射轨道。

    电磁弹射器的运用,和电磁炮其实是一样,其核心是电磁场的运用,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作用。

    从战斗的角度上来考虑,这算是属于‘攻击’的一部分。

    但有攻必有防,电磁场的运用在防御上也不是没有设想的。

    比如电磁偏转护盾。

    从理论上来说,构建电磁护盾用一句话就可以介绍:“即:通过大功率电容,在装甲上形成一层强大的磁场,从而干扰,偏转甚至是瘫痪高速飞行的物体。”

    但实际上要形成一套可以干扰到高速飞行物体的电磁偏导护盾,其难度比控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超高温等离子体还要难。

    这种科幻作品中的设备,通过大功率电容,在装甲上形成一层强大的磁场,从而干扰,偏转甚至是摊开来袭的炮弹和导弹。其核心,也属于电磁场的运用。

    只不过从难度上来说,后者比前两者要大太多了。

    以至于到现在都没什么详细且完善的理论。

    当然,这说的是科幻中的那种完善且强大的电磁偏转护盾,至于更弱小电磁场护盾运用,在现在并不是没有。

    比如某国总統出行的车队中,就有一辆专用的电子干扰车。

    网友喜欢叫它‘瞭望塔’,其车上除了配备有有巨大的垂直天线和卫星接收器外,还有各种雷达和干扰器。

    前者可以探测远处的投射物、烟雾、气体和声波等,后者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干扰磁场,从0.01到20000MHz的频率范围都可以覆盖,从而防止有不法之人在车队前进的路上布置远程遥控炸弹等。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护盾。

    只不过它的功能性没有科幻中的那么强大而已。

    对于徐川来说,在当初完成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的时候,就曾经想过通过控制‘超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类似于‘磁场护盾’一样的结构,但后面研究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放弃了。

    一是当时他的重心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二是这种护盾要实现,难度太大了。

    不过现在看到海西号航母上的电磁加速轨道,让徐川不由自主的思索起来电磁场的运用方式起来。

    要做到科幻电影中的那种‘璀璨绚烂’的护盾以目前人类科技的技术是没有任何可能的,哪怕是他已经站到了当今物理学界最高的巅峰,也想不到有任何的可能实现那种护盾。

    除非科技大爆炸再来个两三次。

    但这不代表通过运用电磁场和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在物体表面制造一层‘场’,用于抵消一些星际尘埃、太空辐射、细微的陨石之类的技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等离子体也并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