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过渡,故而刘宣主动请旨到辽东治盐。

    虽然刘宣并不是领兵出征的帅才,所以上次没有挂帅征讨建州女真,但在辽东总督位置上的表现优异,且在建州的开发建设中功不可没。

    正是如此,在被朝廷召回京城的时候,便被朱祐樘授与兵部尚书一职。

    兵部尚书在六部尚书的地位原本就已经不低,而今大明提出强国强军的口号,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东方无道感受到了这位兵部尚书的官威,却是有恃无恐般地提出一个小要求道:“有酒吗?”

    不等自己侍卫发怒,刘宣直接同意了这个要求。

    东方无道看到送到自己面前的一个小酒坛,当即美滋滋地喝上一口,抹掉沾在花白胡须上的酒渍吐出两个字:“靴子!”

    “老夫所穿是统一制式的官靴,你莫是讹骗老夫不成?”刘宣听到这个答案,便抬起自己的一个脚道。

    东方无道往嘴里又灌了一口酒,显得智珠在握地道:“弘治朝以来,兵部官员更重军功,亦十分重视军事操练。大人在辽东恐怕已经习惯骑马巡营,而今回到京城怕是一时难以改掉这个习惯,所以时常还是骑马到城外巡营。你好好瞧一瞧你的官靴,是否比其他几位尚书大人的官靴损害更重,而你的官靴前面痕迹分明是时常踩踏马环上所留!”

    这……

    刚刚还是爆脾气的护卫,而今经过东方无道的一番分析,再细看刘宣所穿的官靴,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倒是好眼力!”刘宣听到对方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由得称赞道。

    东方无道用脏兮兮的袖子往嘴里一抹,显得不以为然:“老道的眼睛没瞎,这仅仅只是小道矣!”

    “若是你真那么神乎其神,可知本官因何而来?”刘宣察觉到眼前的老道士是一个狂妄之人,当即板起脸来询问。

    东方无道仿佛早已经看穿一切,便悠悠地道:“天不生我东方道,术道万古如长夜。那日贫道在常府扶乩,自始至终乃天意所授,贫道仅是照实传达!若是至今大人还以为贫道是江湖骗子,那么多说无益!”

    “天不生我东方道,术道万古如长夜?少在本官面前装神弄鬼,此次分明是你借扶乩祸乱朝政,究竟受何人指使?快如实招来!”刘宣这些年在辽东经过军旅历练,显得声色俱厉地质问。

    东方无道晃了晃已经被自己喝了一半的小酒坛,显得一本正经地反问:“这么多天过去了,贫道是不是受人指使,难道大人还没调查清楚吗?”

    “调查没问题,不代表你真没有问题。若是不乖乖招供,王阁老不动刑,但本官会!”刘宣的眼睛盯向东方无道,显得言出必行地威胁道。

    虽然都察院的调查确实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只是事关到皇帝的事情,事关到朝堂的未来,他完全不介意对这个江湖骗子动刑。

    至于“天不生我东方道,术道万古如长夜”,权当一个笑话即可。

    古往今来多少术士,但真正能悟道的能有几人,所以他是宁杀错亦不放过,定然要让此人付出给皇帝带来烦恼的代价。

    东方无道心里暗叹一声,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而今这位从辽东归来的兵部尚书已然算是半个兵:“如此说来,贫道若不拿出一点真本领,这个刑恐怕是真逃不掉了。刘尚书,你最近可是在密谋一件大事吧?”

    咦?

    一直在旁边作陪的胡军听到这个话,隐隐觉得事情关系到朝廷机密,不由扭头望向大师椅上的刘宣。

    “本官身居高位,诚蒙陛下的信赖,负责大明的军政,所谋之要事何止一件?”刘宣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自然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之人。

    在这一问一答间,刘宣直接占据了上风,这个回答可谓是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