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臣在!”一个身材高大且浓眉大眼的年轻人出列,声音明显有些颤抖,显得十分激动地回应道。

    众人的目光纷纷集中在这名出列的新科进士身上,这个新科进士显得十分的年轻,但相貌平平,木讷的反应明显少了一种聪明劲。

    从对方的衣着和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来看,此人非富非贵,只是不明白为何能够引起皇帝的特别关注。

    朱祐樘审视着这个后世恶名昭著的历史人物,亦是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了:“年庚几何?”

    “臣今已十九!”严嵩内心十分惶恐,显得十分紧张地回答。

    严嵩是江西分宜人,出身寒门,少年聪慧,善于作对。去年在江西乡试高中,虽然不是最年轻的江西举子,但亦是让人瞩目。

    江西是科举大省,他能够以十八岁的年纪中举,已经是十分出彩的事情,所以在江西已经是小有名气。

    只是乡试阶段主要依靠天赋和运气,但到了会试这个层面,举人考生之间其实已经是越来越卷了。

    国初的生源少,加上很多都是考几届不中就去做举人官,所以会试的竞争小。只是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举人执着于会试,导致会试不仅人数增加,而且是越来越高质。

    以原先历史上的张璁为例,落榜七次还想继续考取进士功名,大名鼎鼎的李春芳高中状元的年纪都已经是三十七了。

    若不是现在的弘治朝的进士人数扩到六百,而且朝廷越来越重视考生的务实性,严嵩这种小天才亦得再蹉跎两届才能高中。

    只能说,朱祐樘的横空出世,正在慢慢地改变原来的历史轨道。

    严嵩在年少时读书有天赋,进入官场亦表现出他超强的个人能力,所以此次提前进入官场亦算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

    哪怕他现在还很年轻,但金子总会发光。

    朱祐樘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突然话锋一转:“你如此年纪,若是国内任职,哪怕熬资历,你都能熬到尚书一级。朕有一事不明,因何在殿试的答案上表示如此强烈的出海任职意向?”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世人都称陛下是圣明天子,臣能生于当世乃臣之福也!今陛下欲拓海域,臣虽年少,亦晓帝之远志。臣从小读书便以忠为第一教义,今知帝之远志,又岂敢留下国内安乐?故臣愿往海外就职,纵是九死,亦要替陛下谋万世之基业!”严嵩跪下,显得声情并茂地表明立场。

    唐寅等人听着这番有理有据的言论,虽然觉得有些肉麻,但对这个年轻人的觉悟不由得点了点头。

    虽然他们内心亦想在国内享乐,但却知晓海外更需要人才,而他们新科进士连前往海外任职的勇气都没有,那将来凭什么得到皇帝的重用呢?

    朱祐樘看着眼前这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微微一笑地道:“汝等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朕将你们派出去,并非要你们涉险,而是希望你们能够得到历练,将来更好地为国为民谋利。严惟中,朕给你一个机会,现在后悔前往海外任职还来得及?”

    “请陛下将臣派往最能历练之地,臣只愿能成为国之栋梁,将来好辅助陛下治理国家!”严嵩仰起脸,显得忠心耿耿地道。

    朱祐樘知道严嵩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亦是望向其他人道:“你们之中有谁是不想前往海外任职的吗?”

    “臣等听凭陛下差遣!”王守仁等十一名新科进士当即表态道。

    或许考场中有侥幸的政治投机分子,但他们在考卷上不仅表现了愿意,而且在文章中亦是剖析了派遣官员前往海外任职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王朝最重要还是人才。

    大明既然是要将触手伸向海洋,那么不仅需要军队控制,而且还需要官员协助治理,这样才能达到融合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