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从幼虫长到可以吐丝也需要时间,这期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总不能抱着桑树啃叶子吧!”

    不等吏目回答,那流民身旁的一个汉子就接话道:“这有什么可愁的?让你家婆娘去织染工场做工赚钱呗!要知道我屋里头那个,才做了三天的织工,就赚了八十多文钱!比我去工地上干活多多了,这难道还不够一家人吃饭的啊?”

    流民眼睛一亮:“真的?三天就有八十多文钱?”

    官府招募流民妇女去做织工也才几天,大多数都处在织艺学习阶段,还没开始真正的做工。是以好多人对此都没有切身的体会,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少,此时听这汉子一说,心中十分惊喜。

    那汉子得意地扬起了下巴:“当然是真的!要我说,和种庄稼比起来,我还是更愿意养蚕。毕竟桑苗一栽进土里就不用怎么管了,只要在家看着蚕就好,又不用跟种庄稼似的日晒雨淋,这多清闲!”

    “况且种桑免三年田税呢,土地还归我们自己。这样等我老了,我就能把土地传给我儿子,也算是给子孙们留了份家业不是?”

    众人听着,都有些心动:“这么算下来,的确还是种桑养蚕更划算。我不会种水稻,要是抓到了水田照样得从头学起,与其这样还不如种桑,跟着官府学总比我自己摸索好。”

    “早知道做织工这么赚钱,我就该把我闺女也送去,让她跟她娘一起学织丝绸,我一个人在家种桑养蚕就行!”

    “这感情好啊,本来我还担心孩他娘去了工场,我又忙着种地,未必能把孩子看护好。要是能待在家里养蚕,我就能随时把孩子带在身边,这简直是一举两得!”

    二者优劣之处一目了然,稍微一琢磨就知道哪个更划算,于是一时间,大家都更倾向于第二种土地分配的方法。

    但也有人对两种方法都不买账:“我家里就我和我爹两口人,没人可以去做工赚钱,无论是种庄稼还是种桑树,至少都要好几个月才能有收获,在此之前我们既没有钱财又没有存粮,岂不是要饿死?”

    “还有我!”一个汉子踮起了脚,从人群里艰难地探出头来,“刚刚我听见了,田地只分给有两口人及以上的家庭,那我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怎么办?官府不管我们了?”

    吏目微微一笑,故意拖长声调勾起众人的好奇心:“所以,对于你们这样的情况,有更好的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