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外甥女,姓郑,闺名叫做秀云,今年十七了,那真是温雅贤淑,端方秀丽。她父亲是扬州府通判郑海丰,和咱们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等今年你祖父过寿,他们家应当会来,你到时候见见。”

    顾云霄一时招架不来,结结巴巴道:“侄儿,侄儿一心科举,还未考虑此事。何况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侄儿不敢自专。”

    二房长子顾远昭的小儿子顾怀绍走上前来,攀着他的肩膀揶揄道:“云霄堂兄说话支支吾吾的,莫不是心里有人了吧!还托辞说什么一心科举呢!”

    顾开礼道:“便是为了科举,也不能耽搁你的终身大事啊。”说起儿女之事,他又转身和顾开祯絮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啊,真是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就说我家老大,二十三啦!每次一说起要给他说亲,他就推托说翰林院忙,回不来。”

    “这不是搪塞我吗,我又不是没在翰林院待过,能忙到哪去!想咱们当年,十八岁成亲那都算晚的了,我十七成亲,十八生了老大,这不也好好的嘛,哪里有什么耽搁……”顾明宣的亲事现在成了他的心病,逮着顾开祯就诉苦个没完。

    “咳咳咳——”或许是走得有些久身子受不住,顾开祁又咳起来。

    顾开祯关切道:“四弟没事吧?快坐下歇会儿,早说让你待在房里好生养着,你就是不肯。”

    顾开祁脸色苍白:“老毛病了,没什么大碍。”说着,他摆摆手,“往日我整天闷在房里,最多就是和夫人说说话,寂寞得很。今天人多,就想和大家伙热闹热闹。”

    顾开礼长叹一口气,说道:“你身子骨不好,也没个子嗣。是该商议着给你从族里过继个孩子了,好歹身前也有人侍奉,平时日给你解闷也好啊。”

    顾开祁摆摆手:“孩子太小不好养,大了又不亲近,过继哪儿那么容易,再说吧。”

    差人将顾开祁送回房里,众人也不再闲逛,就在花园里聊天话家常。

    又过了些时辰,顾开祯起身告辞:“时候不早,愚弟还得和家人在日落前赶回华亭县,这就准备走了。”

    顾开礼紧紧握着他的手,很舍不得的样子:“这时间过得这样快,你说你这次也不把侄女们带来瞧瞧,这也没坐多久啊,要不吃过晚饭?我这就传饭,来得及的。”

    顾开祯推辞道:“不劳烦大哥了。等今年父亲六十大寿,我再把一家子都带过来给大哥好好瞧瞧,今日就不多留了。”

    顾开礼见他去意坚决,也就不再多说:“那好吧,等到父亲寿辰,二弟可要早早儿地来!”又转身对顾云霄嘱咐道,“云霄啊,你此次进京赶考,若有什么不懂的,尽管去找你大堂兄!”

    顾云霄笑着谢过。随后,他们又回到正厅和顾正德等人一一告辞,顾开祯便带着妻儿离开府城回华亭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