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霁无奈地笑笑,解释道:“不是我喝的,是程炎喝的,我就陪他在这坐了一会儿,滴酒未沾。”

    听得此话,徐书华眉头一松,放下心来。

    感受到二人一见面就几乎要黏在一起的眼神,顾云巧会心一笑,随口找了个理由离开,知趣地给他们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

    顾云霁看着顾云巧离去的背影,问道:“你们聊了什么?我方才见巧巧跟你说话时愁眉不展的,好像有什么心事。”

    徐书华道:“小姑娘嘛,看见我们要成亲了,便也开始担忧自己的婚事。”

    顾云霁潜意识里还觉得妹妹是个小孩子,闻言意外道:“她才多大?就开始愁这个了?”

    徐书华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道:“巧巧今年十四岁,明年就要及笄成年,马上就是可以婚配的年纪了,哪里还小?”

    顾云霁不以为然,下意识道:“便是及笄成年又如何?那也还是小孩子,十五岁,心智都还未发育成熟呢,离情爱婚姻之事还早得很。”

    徐书华默了默,幽幽问道:“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十五岁的时候都在做什么了?”

    顾云霁一愣,反应过来之后,顿时窘得脸色一红。

    顾云霁十五岁时,刚进入鹿溪书院读书,那年他拜了徐承裕为师、和方子归结了仇、参加了游艺会……最重要的是,他那时就已经和徐书华互相确定心意了。

    若是武断地将十五岁判定为心智不成熟,那他当年又算什么?

    看来他还是被前世的思想影响得太深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早熟,婚嫁的年纪更是比前世早得多,社会环境不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见顾云霁一时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徐书华善解人意地转移话题:“你与程炎又聊了什么,居然让他愁成这样?好好地还喝起酒来了。”

    说起这个,顾云霁忍不住叹了口气,眉毛都愁得纠在了一块儿:“巧了,也是婚事。不过不是他发愁,而是我替他发愁。他现在孤零零的一个人,我想着让他早点成亲也就能早点有个家,不至于冷冷清清的,偏偏他还一点都不急。”

    顾云霁越想越头疼:“你说说这两个,一个到了年纪,却不愁自己的婚事;另一个还没到年纪呢,反而早早地开始愁了,这都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