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宋徽宗心情愉悦,又见满城通明,不禁词兴大发,当场作了两首诗词。横看竖看,不甚满意,对近侍说:“如此盛景,当有好词相和,召万俟咏、晁端礼上御楼填词!”

    “官家,晁先生已病死了。”一个太监提醒。

    宋徽宗愣了愣:“什么时候的事?”

    太监说道:“前阵子连日大雪,晁先生便得病死了。”

    “真是晦气,”宋徽宗被影响了心情,吩咐道,“把万俟咏叫来,填首喜庆一点的好词。”

    蔡京掌控朝堂之后,苏学被官方禁止,整个徽宗朝只有一个词派:大晟词。

    大晟词人的创作特点为:称颂帝德、歌咏太平、风花雪月、感叹人生,用词极为考究,音律特别和谐。

    而万俟咏和晁端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前者是周邦彦举荐的,后者是蔡京举荐的,每个月都要陪宋徽宗作词耍乐。

    ……

    更远的街道中,蔡京也在赏花灯,身边跟着不少亲信,其中一人便是国子监祭酒刘嗣明。

    几个月前,刘嗣明还只是小小的给事中。他帮助蔡京弹劾政敌,干翻了右宰相张商英,瞬间飞黄腾达掌管国子监和太学。

    而张商英,却是新党领袖之一。

    此时的大宋朝堂,已经没有新旧党争,只有纯粹的权力斗争。新党与新党之间,斗得最为激烈,因为旧党已不成气候。

    “太师,”刘嗣明屈身跟上,贴近了说道,“在下近得一词,却正是写这元宵灯会的。”

    蔡京笑道:“吟来听听。”

    刘嗣明立即吟唱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蔡京拍手赞道:“好词,却是何人所作?”

    “利州路八行士子朱成功,”刘嗣明旁敲侧击道,“康国公与利州提学,皆举荐此人进太学读书,在下还不知该不该批。”

    蔡京表现得颇为大度:“钱陆两家看上的人,便给他们几分面子。先录了吧。”

    先录了,就是可给朱铭学籍,但还得慢慢轮缺,毕竟太学生名额有限。

    由于刚被罢相一次,现在的蔡京软硬兼施,对立场分明的政敌坚决打击,剩下的则是能拉拢就拉拢。比如陆游他爹,严格来说属于“党锢”子弟,连在汴梁居住的权力都没有,蔡京却允许其做了京城小官。

    “这个朱成功的诗词,俺也知晓,”王黼说道,“短短一个月,东京城内多有传唱。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端得是道尽我辈豪情。”

    蔡京哈哈大笑:“闻此句,便知是一狂生耳。”

    冯熙载连忙拍马屁:“太师目光如炬,此人必是一狂生。”

    刘嗣明、王黼、冯熙载三人,都是蔡京提拔的新贵。

    特别是王黼,考中进士几年而已,因为帮助蔡京复相,并且攻击右宰相张商英,已然成为蔡京的绝对心腹。区区一个校书郎,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如坐火箭般升为御史中丞。

    这群人正闲聊观灯,却见一匹骏马奔来,太监骑在马上大喊:“闪开,闪开,万俟咏何在?万俟咏何在……”

    万俟咏此刻在陪家人赏灯,太监找到他时,嗓子都已经喊哑了。

    “万俟先生,你让咱家好找。快快上马来,莫让官家等久了!”太监焦急道。

    万俟咏无奈,只得别了家人,与太监同乘一马赶路。

    御楼上摆了酒,帝后正在饮酒赏灯作乐。

    万俟咏气喘吁吁跑上楼:“臣拜见官家,拜见娘娘!”

    宋徽宗笑着说:“快坐,正等着伱的词呢。笔墨纸砚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