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曾玩过。”

    “很简单的,哥哥稍等。”郑元仪立即让侍女把双陆棋拿来。

    这玩意儿在宋代很流行,特别是茶肆当中,一边喝茶一边下棋还能赌钱,可以称得上北宋的棋牌室。

    双陆棋取来,郑元仪摆上棋子,开始给朱铭讲解规则。

    双方各有十五枚棋子,交叉分布在棋盘上。棋盘还有格子,用两只骰子的点数,来确定每次可以走多少步,中途还可进攻对方的棋子。将棋子全部移出棋盘的一方获胜。

    有点两军对垒的意思,也讲究策略,又要看运气,玩起来并不复杂。

    第一局,朱铭不怎么熟悉玩法,非常干脆利落的败北。

    郑元仪赢了极为开心,还指出朱铭的失误,可惜接下来连败三局。

    第四局时,朱铭打算放水,给小姑娘一个面子。

    谁知不用他放水,郑元仪运气逆天,好几次关键掷骰,全都摇中想要的点数,把朱铭杀得片甲不留。

    挺有趣的,摇骰子这个设定,能带来类似大富翁游戏的惊喜。

    一直玩了二十多盘,侍女提醒道:“小娘子,时辰不早了,朱家郎君还要休息。”

    郑元仪连忙站起:“哥哥早点歇息,莫要耽误了备考,等解试考完了再玩。”

    朱铭把她送出院子,郑元仪脚步轻快,走起路来似乎能够离地飞翔。跑远了又转身挥手:“哥哥莫送了,快回去歇息吧。”

    回到廊下,猛地撞见白崇彦。

    白三郎跟个鬼一样站那儿,微笑道:“这位女郎很好,天真烂漫,实为良配。”

    朱铭打着哈欠,洗澡睡觉去了。

    或许是害怕耽误朱铭考试,接下来几天,郑元仪都不带双陆棋,只每日送些亲手制作的糕点。

    足足在郑家寄住八天,终于到了考试时间。

    大半夜的,朱铭、郑泓、白崇彦就起床,打着灯笼前往洋州贡院。

    郑元仪同样没睡,早早画好了妆容,带着侍女去给他们送行,一直看她们进了贡院才离开。

    搜检程序非常不严格,换成明代,进考场还得脱光衣服检查。此时只随便摸了摸,想带小抄非常容易,估计作弊者不在少数。

    就连锁院都锁得不严,主考官如果家中有事,中途可以离开贡院,轻轻松松就能泄题(中央考试也能泄题,全靠官员自觉,中途离开必遭人非议)。

    誊抄制度也有,但主考官能进誊房,想看考生笔迹也容易(地方考试比较松,中央考试更严格)。

    洋州三县,考生不多,总共也才几百个。

    但录取率极低,洋州的举人名额不足十人。

    在职官员也能考试,但必须前往兴元府,跟李含章这种官宦子弟一起考。王安石改革之后,新科进士不准再考,往届进士懒得再考,应试官员多为地方杂官。

    考棚跟明清差不多,非常简陋,还得自己钉油布防备下雨。

    第一天考大经,也就是《论语》、《孟子》。

    总共十道题,每题字数200到300之间。

    相比明清,考题数量太多,就算带小抄作弊,也顶多押中一两道。无伤大雅。

    朱铭早早就写完了,反复修改之后,干干净净抄在答题卷上,然后就趴在考场睡觉。

    及至有监考差役提醒收卷,朱铭才打着哈欠起来。

    说交卷就必须交,不给蜡烛继续写。

    朱铭中午只吃了两块饼,肚子有点饿了,在贡院外遇到不少熟人。

    白崇彦兴奋道:“今日十题,有三题俺练习过!”

    “运气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