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子路埽做良民,交不起埽课,便杀了课税公人,被阳谷县下令缉捕。又逃去寿张县做盗贼,杀了当地大户,实在站不稳脚跟,便逃来鄄城投靠道士。”

    埽,是黄河岸边的一种堤坝。

    埽堤需要每年维护,百姓不但要服役,还得提供秸秆、石块、树枝等材料。

    由于黄河尿分叉,东段已经几十年不泛滥,沿线埽提也几十年不修缮。但课役却还在继续征发,而且折算为钱财,凭空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投靠黄庭观的那些盗贼,就是被埽课逼得破产的良民。

    朱铭问道:“他们平时住在黄庭观?”

    杨朴说:“不在黄庭观,在州城东北、黄庭观西北方向的赵庄。赵庄紧挨着李家的地盘,村里的好田多被李家霸占。赵庄已经没有大户,盗贼就去占了那里,还经常抢劫来往商人。”

    “黄庭观里可养着护院?”朱铭又问。

    “有,”杨朴说道,“俺夜里翻墙进去看了,那些护院也穿着道衣,兵器都是一些棍棒。人数不多,也就二三十个。道士也不总住在观里,他们在外面都有宅子。收留盗贼霸占土地之后,一些土地做了庙田,剩下的全分给道士,道士们个个都是地主。也有附近的地主,自己投献土地做了道士,听说是可以不用交赋税。”

    宋代连官员都要交税,道士怎么可能免税?

    无非皇帝崇信道教,道士们都威风起来,吏员不敢向他们征税而已。

    听杨朴这么一说,恐怕主动投献的地主还不少,黄庭观那些庙田并非全是霸占来的。

    朱铭并不完全信任张家,所以才让杨朴去打探消息。

    信息汇总之后,朱铭开始制定计划。

    主攻目标是赵庄,迅速捕杀那里的盗贼。其次是黄庭观,须得尽快拿下。然后再扫荡各个村落的道士屋宅,将那些做了地主的道士一网打尽。

    ……

    朱胜非是打郓城方向来的。

    他今年初担任京东路提学使,从南京(商丘)坐船出发,先去视察徐州、淮阳军。接着又坐船去沂州、密州,还在青州拜访了李清照。

    历时四月,绕了一圈,终于绕回濮州这边。

    京东路虽然分为东西两路,但多次改制之后,转运司、常平司、提学司都只设一个。或许是因为盗贼众多,提刑司保留了两个,分管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

    同样也是为了防备盗贼,朱胜非巡视各州府时,居然还带着几个马军士卒。

    即将接近濮州城,便见到迎接队伍。

    朱铭亲率官吏出城,作揖道:“濮州知州朱铭,恭迎提学官视学。”

    朱胜非微笑还礼:“朱太守何必如此多礼,鄙人巡视各州学,不料竟惊扰了地方。”

    “未曾惊扰,视学是大事。”只要不跟自己捣乱,朱铭还是很给面子的。

    其余官员,也纷纷上前,与朱胜非见礼问候。

    朱胜非的履历跟朱铭很像,十九岁进士及第(太学毕业),也做过太学正,相似经历天然拉近彼此距离。

    十九岁太学毕业,呵呵,明眼人都知道有猫腻。

    朱胜非的岳父,正是蔡京的心腹、枢密使邓洵武!(郑居中做了宰相,邓洵武就接掌枢密院,宋徽宗在平衡蔡党和郑党。)

    另外,朱胜非还有个连襟叫张邦昌,两人的妻子是堂姐妹关系。

    故意跟朱铭作对的姚广恕,此刻点头哈腰像条狗,有意邀功道:“今日宴席,是下官亲自准备的,有朱提学最爱的烤羊羔。”

    朱胜非眉头紧皱,他不喜欢这种阿谀奉承之辈。

    他岳父是蔡党核心成员不假,但这桩婚事,早年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