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想了想,又说:“六种贡品,药材占了五样,此地药商应该很多吧?”

    “药商是很多,”黄珪说道“但贡品采买过度,就连别的药材,也被列为杂贡。官府强买强卖,药商苦不堪言,多有入不敷出而破产者。”

    朱铭已经明白了,在他到来之前,知州借贡品捞钱,通判借采金捞钱。

    各取所需,互不干扰,自己是坏规矩了。

    跟黄珪聊了一个下午,朱铭回到书房撰写治理方案——

    第一,全面推广玉米和红薯,让平地稀少的金州五县,多多利用山地种植粮食。

    第二,重点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茶马司的重税他管不了,但境内私设的栏头(收费站)必须裁撤。

    第三,重点发展药材行业,取消私设栏头,也是在提升药商的竞争力。

    第四,先用一年时间提升自己的威望,明年就可以组织百姓兴修水利。

    第五,鼓励发展造船业,以打造中小型内河船只为主。一可振兴金州水运业务,二可促进商业发展,三可为今后打造汉江水师做准备。

    第六,鼓励发展冶铁业。

    在此之前,必须整顿吏治!

    傍晚时分,郑元仪走进书房:“相公,该吃饭了。”

    朱铭收起纸笔,问道:“后宅可有安顿好?”

    郑元仪说:“招了几个仆人,都是白胜去办的。”

    朱铭牵着郑元仪去吃饭,饭后又把白胜叫来:“明日去寻个木匠。”

    两天之后,朱铭带着亲随,来到州衙大门外。

    “离正门远些,避开守门差役的视线。”朱铭指挥道。

    张镗怀里抱着个木箱,李宝手中拎着榔头。二人寻到一处墙壁哐哐哐把箱子钉在墙上。

    朱铭又说:“宗儒,你去写字。”

    刘师仁作为秘书,终于领到第一个任务。

    他在墙壁上,先写下“民意箱”三个字。

    又写道: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金州五县之民,有策者进之,有冤者鸣之。可投书于箱中,太守每日拆阅。署名者先,匿名者后,悉纳尔等之言。

    朱铭说道:“白胜管民意箱的钥匙,刘师仁负责拆阅、整理、归纳信件。”

    朱铭带人回到州衙,官吏们纷纷闻讯跑来查看,很快就连县衙官吏都来了,围着那个民意箱窃窃私语。

    “把钱别驾叫来!”

    朱铭回到黄堂,立即吩咐属吏。

    长史、司马、别驾,都是知州的属官,没有任何实际职务,通常用来安置被贬谪的高官。

    朱铭翻阅官员目录,发现自己手下居然有个别驾。

    钱琛正在围观民意箱,他出自两浙钱氏。那是一个大姓,在吴越地区分为很多支,钱琛所在的家族以经商为业。

    这货是个官迷,继承家产之后,花钱买粮捐了八千石,终于弄到个别驾的官职。然后就把家产扔给弟弟打理,自己高高兴兴的跑来金州做官。

    (注:州别驾来源有三。一为贬官充任,二为七十岁以上三班使臣充任,三为灾荒年月捐粮八千石以上者充任。)

    虽然没有任何职能,但钱琛做了别驾,却比所有人都敬业。

    他每日上班打卡,从不迟到早退,而且总穿着官服、戴着官帽。认认真真阅读邸报,写信给知州提供建议。

    每个月的俸禄,还不够他自己开销,却开开心心倒贴钱当官。

    “钱别驾,太守有请!”

    站在人堆里的钱琛猛然回头,惊喜道:“知州叫我?”

    州衙吏员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