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于是进京成了汉文帝。

    所以,大家仔细想想,宋徽宗能够继位,高俅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

    当时的情况是,宋徽宗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结交王诜、赵令穰等外戚宗室。通过外戚宗室,反复给向太后洗脑,让向太后对端王产生好感。

    苏轼把府中小吏高俅,推荐给曾布做小吏。

    曾布又说自己的小吏够用了,顺手扔给王诜。而王诜派高俅给端王送篦子刀,恐怕是趁机送去情报。王诜是有前科的,曾被宋神宗斥责“泄漏禁中语”。

    也即是说,曾布负责外朝,王诜探听内廷,高俅常驻端王府负责联络。三人合力,把宋徽宗给扶上去!

    “你姑父的事,多说无益,”魏泰说道,“蔡京此人,恐怕放肆不了几年。”

    魏群说:“蔡京年迈,确实时日无多。”

    魏泰却说:“官家猜忌之心甚重,蔡京嚣张跋扈,怎不被皇帝忌惮?郑居中、王黼等人羽翼丰满之时,蔡京就该告老还乡了。你二弟也在做官总不能攀附奸党,这个朱成功就很不错。小小年纪便已是朝官,而且颇有舒王遗风,或许他宰执朝堂能够再启变法。”

    “那得等多少年啊。”魏群感觉不靠谱。

    魏泰说道:“十年不成,便二十年。舒王与我是忘年交,你姑父也一辈子都想变法强国。当今官员,敢骂蔡京的不少,骂了蔡京还能做事的却没几个。朱成功的年龄恰好合适,在金州上任才一两个月,就能压得通判毫无反抗之力。这手段,我是自愧不如,很像你姑父年轻的时候。”

    魏群没再接话。

    魏泰继续说:“今秋州试之后,应物和应时若没中举,便让他们去金州拜朱成功为师。卖粮损失的一千五百贯,便当做他们的拜师礼了。”

    魏应物、魏应时,是魏群的儿子和侄子。

    魏群终于服气:“还是父亲看得明白。”

    魏泰又开始装逼:“真当你爹老子,是个糊涂透顶的老朽之辈?当年舒王位高权重,却与我一见如故,愿与我论忘年之交。舒王会跟一个糊涂鬼交朋友?米元章(米芾)何其高傲之人,他来邓城寻我不见,千里迢迢赶去东京。去了东京,得知我已回乡,又千里迢迢赶回邓城,只为与我谈诗论道。”

    这种话,魏群已经耳朵听出茧子了,当即连连附和,并不打断父亲吹牛逼。

    ……

    东京,鲁国公府。

    蔡攸拿着封信前往父亲的书房,看到弟弟蔡條也在,瞬间就有些不高兴。

    蔡京、蔡攸父子反目,关键人物便是蔡條。

    近些日子,蔡京的视力愈发不好,许多公务都是交给蔡條处理。等再过两三年,蔡京彻底不能视物,便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蔡條,于是蔡條就成了北宋的“小阁老”。

    蔡條还是韩琦的孙女婿,大量援引韩家的门生故吏,一时间竟然权倾朝野。

    蔡攸反而成了边缘人物,气得跑去宋徽宗那里告状,请求皇帝把自家弟弟给弄死。

    此时此刻,蔡京念,蔡條写,父慈子孝,一派和谐景象。

    蔡攸站在旁边满腔嫉妒,这个弟弟出官之后,愈发受到父亲宠爱,而且还获得官家宠信,皇帝亲切呼其为“蔡十三”、“十三郎”。

    亲兄弟咋地了?又不是一个妈生的。

    蔡條帮忙写完密奏,蔡京才开口道:“六郎所来何事?”

    蔡攸回答说:“朱铭那厮调任金州,胡作非为,禁止百姓淘金,祸害民生不浅,通判李道冲难以应付。要不,再将其调走?来回调任令其不得安生!”

    蔡京没好气道:“你真当这朝廷是蔡家的?寻常知州,来回调动自然可以。那朱家父子有官家护着,怎么可能想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