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可坐船,也可沿嘉陵江而行。走到半路再折向西,翻山越岭可绕过剑门关,这就是北宋灭后蜀的来苏小径。

    张锦屏跟着朱铭走,来苏小径虽然可绕路,但实际上路途遥远也是不易。

    前后两辈子,朱铭第一次到剑门关。

    站在北坡之下,仰望前方雄关,朱铭终于知道啥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终于知道李友闻为啥说马儿不好走。

    这特么上山的道路,接近90度直角!

    别说组织军队攻打关城,体力不好的,爬到一半就腿软了。

    不可能正面强攻。

    剑门关从建造完成那天起,就没有被正面攻破过,一次都没有。

    北宋灭后蜀得绕过去,解放军入川也得绕过去。而可以绕道的来苏小径,同样寨堡关卡林立,同样需要翻山越岭,必须顺着山川绕一大圈。

    张镗咋舌道:“今日方知何为险关!”

    “过关吧。”朱铭笑道。

    张锦屏早已脱下宽袍大袖,穿着一身短打衣服。爬了一段便觉气喘,感觉左手被握住,她扭头朝朱铭甜甜一笑。

    折腾好半天,来到关城前,一大半随从已经累瘫了。

    过了剑门关,又行两日,虽然依旧要翻山越岭,但沿途景色变得极为赏心悦目。

    这一段叫翠云廊,古道两侧种满柏树,遮天蔽日犹如绿色长廊。

    众人在青强店等待十二天,白胜、李宝他们终于绕过来汇合。

    白胜见面就吐槽:“路不好走,还遇到贼人。”

    “可有伤亡?”朱铭问道。

    白胜说:“伤了几人,没有大碍。来苏小径的走私商贩好多,还有巡检兵公然勒索,俺拿出官府公文才被放行。”

    复行半日,景色更加优美。

    朱铭笑道:“歇息一阵,补充体力。”

    张锦屏已经彻底不顾仪态,直接坐在道旁的拦马石上,她望着如同隧道般的绿色长廊,笑着说:“虽然一路辛苦到了此处却心情愉快。”

    “辛苦过后的享受,总是更为难得。”朱铭拿出豆饼和盐水,给聚宝盆补充体力。

    魏应时、曾孝端两个士子,正在脱鞋观察脚底板,水泡早就破掉结出一层茧。

    “噫吁嚱,危乎高哉……”魏应时突然开始朗诵诗歌,他此时也畅快得很,仿佛自己已经征服蜀道。

    一群背茶的役夫从这里过去,前后还有官差押送。

    来自洋州的亲随,立即收起笑容,用怜悯的眼神看向役夫。这些活生生的人,明年能回来一半,就算他们运气好了。

    待运茶队伍过去,朱铭介绍说:“他们是被强征的役夫,把川茶运去河湟换马,死者往往在五成以上。”

    魏应时惊道:“死一半?”

    朱铭说:“也有可能是六成。”

    张镗难以置信:“他们就不知道逃跑吗?”

    朱铭说:“这些人都有家眷,沿途还有军士押送。怎么逃跑?就算逃了,家人怎么办?老老实实背茶,或许还能活着回家。”

    李宝问道:“再怎么路途艰险,也不可能死六成啊?”

    朱铭说:“累死的,病死的,摔死的,还有被打死的。越接近河湟,这些人的命就越贱,死在半路上还能省些粮食。以前都让厢军运茶,押茶的官差,连厢军都敢折磨致死。招募一批厢军运茶,两年时间就死光逃尽,最后只能强征民夫。”

    “朝廷就不管?”曾孝端问道。

    张镗说:“天子必被奸臣蒙蔽了。”

    朱铭摇头:“皇帝是知道的,至少,同意让民夫押茶的那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