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回头车绪棚里休息。

    挖出的泥土,可就地垒筑高台,直接在城下垒一座土山。山顶建房子用牛皮包裹,躲在小山后可以防箭,还能站在山顶跟城头对射。

    护城河如果不宽,也用不着负土填平,推着折叠式壕桥就过去了。

    如果护城河太宽,就多个壕桥能浮在水面连接。

    云梯也有轮子推着走,士兵坐在车里受到全方位保护,只有出来爬梯子攻城时才会暴露。梯子是折叠式的,钩子狠狠抓住墙头,下面有沉重的车厢,守城士兵不可能推开。

    影视剧里常见的攻城梯叫飞梯,顶部有轮子,按在墙面往前推,迅速就能架好,不用竖起来再搭上去。

    “相公在看什么?”张锦屏端着醒酒汤进来。

    朱铭说道:“砲车。”

    张锦屏觑了一眼图形,立即说:“这个我懂,是杠杆原理,《道用策》里有提到。”

    “那你觉得能否改进?”朱铭笑问。

    “改进……”张锦屏皱起眉头冥思苦想。

    朱铭说道:“这些砲车做功效率太低,最重型的七梢砲,只能抛射百斤以内的砲弹,还需要一两百人来拉绳子,且射程只有50步(约80米)。”

    减轻砲弹重量,可以打得更远,但跟回回炮还是不能比。

    而且回回炮不需要一两百人,几个人就可以操作。

    回回炮的原理非常简单,高中生都能搞明白。

    朱铭给竹管笔上墨,开始画回回炮的图纸。元代那种属于原始极简版,朱铭画的是改进版,加了绞盘等装置,玩过P社游戏的肯定熟悉。

    “能看懂吗?”朱铭画完之后把图纸推过去。

    张锦屏点头:“杠杆前段的重物往下落,就把杠杆后端的砲弹抛出去。”

    朱铭说道:“这种砲能抛重物,可不止杠杆原理,还要运用到重力势能。”

    张锦屏说:“什么是重力势能?”

    朱铭不好解释重力加速度,只能尽量形象描述:“拳头大小的石块,置头顶一寸落下,能把这人给砸死吗?”

    “不能。”张锦屏不假思索道。

    朱铭又问:“同样大的石块,置于头顶五丈高,落下来会把人砸死吗?”

    张锦屏说:“那么高落下来,就算不把人砸死,也会砸得头破血流。”

    “这就是重力势能,高度越高,重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朱铭指着回回炮的图纸说,“这种砲车,便是以重力势能来做功。只需几人操作,就比一两百人拉动砲车,投出去的砲弹更重更远。”

    “原来如此。”张锦屏非常高兴,她又学到了新鲜知识。

    反正冬天无事可做,除了城内事务,官吏几乎不会跑去城外办公。

    朱铭叫来两个木匠,试制一架轻型回回炮。

    木材也不须阴干,攻城时都是就地取材的,用完了直接拆掉当柴烧。

    虽然原理很简单,图纸也画出来了,具体尺寸还得实验一下。比如力臂的比例,怎样最省力又抛得远,可以用数学公式算出来但只是理论上的算出来而已。

    经过反复改进,仅用半个月时间,第一架回回炮就新鲜出炉。

    朱铭把白胜、李宝、张镗等随从都带上,魏应时和曾孝端两个学生也叫来,自然也少不得知州宇文常。

    “这是投石砲车?”宇文常颇为诧异,他还以为朱铭要造三五十人拉的那种。

    几个衙前吏被安排去装配重,木头做的配重箱,如果能放铁块进去威力更大,石头也可以凑合着用。

    两人转动绞盘,两人帮忙拉绳,配重箱很快到达预定高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