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感觉自己魂断神伤,老兄你要多多保重啊。

    驻扎顺州(越南高平省)的士兵,病死者十之七八,就连知州都染重病。

    十多年前,王祖道拓地1500里,建城调兵去驻守。仅一年时间,士卒就死亡近半。等他升任兵部尚书,士兵没死的全跑了,蛮夷卷土重来,还经常出山劫掠。

    坐船过了漓江,来到龙隐岩附近,范致明指着前方说:“到了夏日,七星山也有瘴气。若在此地讲学,不可进山太深,须得在山下建房。”

    朱铭对此颇为费解:“瘴气究竟是何物?”

    范致明说:“南方之病,皆谓之瘴,在北方没有。”

    大概就是一些热带病的总称,疟疾、痢疾、出血热、沙虱热等等。有的通过蚊虫传播,有的通过水源传播。

    范致明说道:“其实多喝热水,不喝生水,就能避免疾病。但须长久教化,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铭惊讶道:“君也知喝热水能防疾病?”

    范致明笑着说:“东南之地,人人皆知。”

    古人不是傻子,或许他们不懂原理,但他们知道观察总结。

    撰写于北宋末年的《鸡肋篇》,就有详细记载:“世谓西北水善而风毒,故人多伤于贼风,水虽冷饮无患。东南则反是,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卧则以首外向……”

    在宋人的观念里面,西北地区要注意防风,避免风邪入体生病,喝不喝热水无所谓。而在东南地区,就算是小民走在路上,也必然喝煮过的水,还要注意通风防止中暑,睡觉时应该把脑袋朝向外面。

    陈尧叟治理广西的时候,为了预防瘴气,也是注重防暑和饮水安全。

    他让百姓在官道两旁种树遮阴,每隔二三十里建亭舍,行人都可免费纳凉解渴。还教导广西百姓打井,井水比河水更干净,能有效防止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如今,喝热水已成为共识,广西官员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广西的小老百姓,以及那些士卒,却还没有养成习惯。舀起生水便喝,不知不觉就中招了。

    七星山下就有农民,朱铭踱步走去,敲开农家小院的院门。

    临近过年,农活不多,家中有人。

    见他们似乎来头不小,这户农民有些害怕,局促不安的进行接待。

    朱铭微笑拱手:“我们游玩七星山,途中口渴,能否讨一碗水喝?”

    “贵人快请进。”听说他们只是来讨水喝的,几个农民变得热情起来。

    老妇人提着陶制水壶出来,手里还托着个陶碗。

    这明显是凉白开,否则就用不着水壶。

    朱铭坐下拉家常,先问他们有几口人,再问今年收成如何。

    扯了好半天,朱铭终于问道:“临桂百姓,都知道烧水再喝吗?”

    老农答道:“官府让喝煎水,说喝了生水会得病。咱这里离城近,都听话得很,再远些的就不听,官府也懒得去管。”

    朱铭继续询问,大概明白啥情况。

    纯粹就是观念问题,汉代已经有了多孔灶台,能同时加热几口锅。煮饭的时候,就顺便把开水烧了,根本不用多费柴禾。

    江南开发得早,瘴气不再是问题,百姓也更有卫生观念。

    广西这边,还得慢慢教化。

    至于士卒为啥死亡率高,估计是深入蛮夷之地,那里的环境确实太恶劣,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下来。

    朱铭打算编个卫生小册子,今后建立新朝作为蒙学读物传播,让小孩子也知道这些。

    “附近哪有合适的地方,方便平整土地建宅子?”朱铭又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