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印象。

    一个能写出《正气歌》的人,一个冒死直谏怒骂奸党的人,真的是为了荣华富贵而造反?

    探花郎出身,年纪轻轻便做了朝官知州。这种际遇,只要不得罪皇帝和奸党,混日子也能混进朝堂身居高位,何必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硬要起兵造反跟朝廷作对?

    符行中开始相信朱铭的说法,甚至可以理解。

    但是,绝不赞同!

    他也讨厌奸党,他也厌恶贪官,他也埋怨皇帝。恨不得皇帝立即暴毙,换成贤名远播的太子继位。

    唯独一点,不能谋逆造反。

    符行中把饭菜吃完,对看管自己的军士说:“我要见朱铭。”

    朱铭巡视完军营,才回自己账中吃饭,顺便看李进义送来的战报。

    石元公就坐在旁边,自嘲道:“俺那离间计,看来只在戏文里有用,真正打仗还得运用兵略。”

    朱铭说道:“那是守城的县令有本事,如果换成别人,石先生的计策肯定奏效。”

    石元公说:“倒是可惜了,有用之才都心向朝廷。”

    白祺插话道:“要不再去劝劝?”

    朱铭好笑:“人家是进士,家里连续好几代做官,宁死也不可能投效咱们。”

    白祺愤懑道:“明明俺们才是对的,俺们杀的是贪官污吏,打天下也是为了老百姓!”

    白祺的性子,受张广道影响极深,又兼具朱家父子的民本思维。

    朱铭说道:“打下汉中,再战胜来犯官兵,汉中的士绅商贾,就不会再把我们一味当贼看。若打下整个四川,官兵始终不能剿灭,天下人就不会再把我们一味当贼看。到那个时候,就有机会招揽进士官了。想要别人正眼看你,先得你自己把事做成。”

    “将军所言极是,真金石之言也!”石元公拱手赞叹。

    朱铭放下战报:“这个李进义很不错,有勇有谋,可堪重用。”

    白祺说道:“确实会打仗,若换成俺带兵,估计就想不出这种法子。”

    朱铭心想,那可是玉麒麟卢俊义啊。

    虽然知道《水浒传》是瞎编的,但从情感而论,朱铭多少受到几分影响。

    “将军,符县令求见!”古三在账外说。

    朱铭道:“请他进来。”

    符行中迈步走入,非常有礼貌,居然朝着朱铭作揖。

    见他这幅作派,朱铭笑问:“劝我招安?”

    符行中说:“正是。”

    朱铭没好气道:“你当这是王黼陪皇帝唱戏,上午扮演反贼,下午就能做忠臣?我图个什么?”

    符行中顿时语塞。

    朱铭说道:“我晓得你想讲些什么,无非君臣大义,无非奉公报国,无非三纲五常。不要与我辨经,你辨不过我的!”

    符行中还是打算试试:“自古弑君谋反之人……”

    “未闻弑君,闻诛一夫纣也!”朱铭直接打断。

    符行中只能把“弑君”二字去掉,而且改变策略:“自古谋反之人,无不声名狼藉,背上千古骂名。而那忠臣良相,生前福泽百姓,死后青史留名。以阁下之才能,何不做良相呢?照样能救济百姓,还能忠义两全留下美名。阁下可打出清君侧的旗号,逼迫皇帝退位。不论胜败如何,只要能活下来,太子登基必然重用!”

    朱铭问道:“且不说刘邦项羽,只论那陈胜吴广,他们可是反贼,可曾背了千古骂名?我便做不得刘邦做陈胜吴广也是好的,必有后来者推翻暴政!”

    符行中说:“秦始皇千古暴君,当今天子就算再昏庸,也万万不能跟始皇帝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