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李进义继续向南开路,抵达漫天寨就被卡住。

    这里又叫朝天峡,唐明皇逃跑入川,蜀中官员便在此接驾取“朝拜天子”之意(后世改叫明月峡)。

    高山,深峡,湍流,栈道,寨堡……没有两三万兵力,不计死伤的强攻,根本不可能杀过去。

    已经六十多岁的利州太守黄德裕,亲自坐镇漫天寨,而且身边放了口棺材。

    黄德裕负手而立,望着前来打探消息的贼寇,面无表情一句话也不说。

    他二十岁中进士,少年英才,风流倜傥。

    当时的探花,并非固定第三名,而是让最年轻帅气的进士来做。

    他就是探花郎。

    榜眼出身的御史上官均,主动把外甥女嫁给他。一时间,美人在怀,前途无量,说不出的风光。

    他在闵县,亲临台风灾区,带领百姓救灾。

    他在凤翔,鼓励百姓告状,严惩世家大族子弟(凤翔府有大量官宦世家)。

    但是,这些政绩都不管用反而得罪权贵难以升迁。

    黄德裕能够升做朝官,竟是因为能书善画……

    宋徽宗喜欢他的书画,加封他为少保,还让他给皇子们上课。

    因不容于王黼,又跟太子走得近,黄德裕去年被贬来利州做太守。

    “贼人退了,贼人退了!”

    贼寇消失,走得无影无踪,漫天寨的守军欢呼起来。

    黄德裕依旧面无表情,一屁股坐在棺材上,望着滔滔嘉陵江水沉思。

    他能在此防住贼寇南下,但巴州那边怎么办?

    四川多半是要没了!

    “太守,太守……”一个信使从南边而来。

    黄德裕心头一紧,连忙保持镇定,依旧坐在棺材上扭头问道:“怎的了?”

    信使气喘吁吁说:“昭……昭化没了,有人起兵造反。还到处传播乱贼口号,说要……说要‘杀贪官,等贵贱,均贫富’。”

    黄德裕就像喉咙里有痰,张大嘴巴却说不出话来。

    他一辈子清廉著称,到老了却成为“杀贪官”的目标。

    被反贼攻陷的昭化县城,卡在剑门关和利州城之间,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黄德裕留下一千“精兵”防守漫天寨,自己带着主力火速回去剿贼。

    ……

    半个月前。

    昭化县望喜镇附近的蒋家沟村。

    乡下士子蒋成务,看着一群官差离开,藏在心中的愤怒,终于忍不住浮到脸上。

    他家是乡下地主,父子五人都读过书,前后花费大量钱财,却只有二弟考上举人。家里变卖田产供二弟进京赶考,可惜依旧榜上无名。

    蒋成务为了负担家庭,放弃科举去打工。

    给人抄过佛经,替人做过账房。同窗举荐他到县小学做老师,总算有了稳定体面的营生,谁知朝廷削减官学规模,直接把昭化县小学给裁撤了。

    如今家里只剩一百多亩地,其中七成属于贫瘠旱田,却要养活全家老小十六口人。

    四个兄弟,三人放弃学业,一边耕种一边做工,只要赚钱啥都愿意干,集全家之力供养二弟读书。

    因为二弟考中过举人,最有希望做进士翻身!

    然而官府却不放过他们,因为蒋家以前是三等户。家道中落了,户等却不减,什么苛捐杂税都有他们的份,而且还比一般农民收得更重。

    “父亲,反了吧。”蒋成务回到屋里。

    蒋仲儒是村学老师,还不到五十岁,却已经满头花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