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被官兵弃守的第一座山,名叫卧龙山,诸葛亮曾在此屯兵。

    被官兵弃守的第二座山,名叫长卿山。蜀汉李严被贬为平民,就迁徙到此山南麓居住。而它的名字来源,则是司马相如曾在这里读书。

    欲守梓潼,必守长卿山。

    或者说,须守周边各个山头。

    比如红军长征之时,攻打梓潼就先打了一堆山头。而川军与红军,在长卿山激烈交战,红军称为“血战长卿山”,梓潼城反而没爆发什么战斗。

    从长卿山方向进攻梓潼城,必须渡江战斗,可谓非常艰难。

    为啥不从七曲山方向进攻呢?那里地形最平坦开阔,攻城也不需要渡江。

    因为那里不容易夺取山头,进攻方不把所有山头拿下,就永远处于被几面夹击的境地。

    朱铭站在司马相如读书室前,欣赏着历代文人留下的书法碑刻。

    一群俘虏被押过来,都是乡兵中低层军官。

    “我那篇檄文,你们看了吗?”朱铭转身问道。

    无人作答。

    朱铭笑道:“没看?那就给你们再看一遍。”

    “不用,已看过了。”一个叫王忼的军官说。

    朱铭问道:“写得如何?”

    王忼回答:“句句精彩,骂得畅快淋漓,道出万民心声。”

    朱铭质问:“那你们为何还要给官府卖命?”

    王忼说道:“阁下毕竟是反贼。再纪律严明的反贼,也会搜刮军粮、强征士卒。阁下莫要狡辩,伱那几万贼兵和无数军粮,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只从官府和官兵手里缴获,不可能弄来那么多粮食。我们这些小民,横竖是被征粮征兵,还不如给朝廷效力,说起来也比归附反贼好听。”

    “有道理。”朱铭点头。

    王忼又说:“既被阁下俘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若是不杀不放,我……也愿意归降。”

    朱铭忍俊不禁:“你倒是说得直接。”

    王忼说道:“王家虽然世代显宦,但也有小门小户。我家只有田产百余亩,早已不堪官府重税,平日里私下发牢骚,也干过诅咒皇帝的事。”

    这种小地主从贼,还真没啥心理负担。

    朱铭又问其他俘虏众人考虑一番,居然都愿意从贼。

    长卿山就在梓江边上,官兵弃寨而逃,逃得太过迅速且离奇。义军追赶不及,也就俘虏数百人而已,都是些被堵在江边无法登船的旱鸭子。

    一些官兵坐船渡江遁走,更多官兵脱甲跳河逃生。

    朱铭不但抢救出许多粮草,还捡拾到许多布甲、皮甲,以及少量的官军兵器。这些兵甲,正好分配给辅兵青壮。

    站在司马相如读书室外,朱铭拿起望远镜,隔江眺望着梓潼城。

    此地距离城墙,不到两里地,视野非常好,可以俯瞰整个梓潼县城。

    城内。

    黄概拉着赵遹,苦心劝阻道:“总制,杀不得!这些都是成都子弟兵杀了一个军官,附近几个村子的士卒,都会心生怨怼不愿再打仗。阁下一次要杀十几个,恐怕人人自危,军心不战自乱。”

    赵遹怒道:“不听军令也不斩,今后谁还会听令?”

    “罚一顿军棍即可,请务必三思而行!”黄概还在劝阻。

    赵遹从愤怒变得沉默,继而又变得沮丧,佝偻着身子转身离去:“军棍你来罚吧,我去休息片刻。”

    这仗没法打了,他连自己的军队都管不住。

    赵遹回到宅邸,枯坐于堂中,望着院子里的大树发呆。

    赵遹出身宗室,开封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