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低声说:“冯充比你早回来指责你指挥不当,害得吃了场大败。”

    韩世忠怒道:“俺指挥不当?他们要是愿听指挥,他们要是都敢拼命,就不用俺带着本部冒险强攻破阵了!”

    王渊问道:“你们到底是怎败的?”

    韩世忠说:“寻纸笔来,俺画给伱看。”

    王渊叫人拿来纸笔,韩世忠很快画出各种兵器。

    接着,韩世忠又画出鸳鸯阵,指着阵法说:“此阵适合长期操练的新兵,只要严肃纪律,又操演熟练,没见过血的新兵也能打硬仗。兵器很长,配合精妙,敌军很难近身,近身了也能合击。两军交战近一刻钟,西军士卒死伤越来越多,近战兵器也没怎么碰到过贼兵。西军越打士气越低,贼兵却士气越来越盛。俺就是见到这种情形,才不得不冒险亲自去破阵,否则打下去迟早也会败。”

    王渊仔细看着阵型排列,感觉有点明白了,但没亲身体会理解不深。

    韩世忠继续讲解:“这种长长的竹子很难突破,少数西军杀进去,又被这种叉子挡住,还会被长枪攻击。贼兵十二人为一队,有队长居中指挥。俺还听那队长喊:队长战死,全队皆斩!”

    “全队皆斩?”王渊骇然。

    这些年西军愈发恶劣,别说打仗期间,就连正常戍边都逃兵无数。

    逃兵太多导致朝廷更改法令,不敢因此惩罚将官,若是严格按照军法办事,前线就没有带兵将领了。

    贼寇居然队长战死就斩全队?

    韩世忠猜测道:“贼兵的粮饷,应该不会被克扣,否则这么严的军法,是不可能被士卒接受的。只有赏罚分明、粮饷给足,才能做到队长死而斩全队。朱贼这样制定军法,想来队长便是此阵核心。官兵是学不来的,阵法能依样画葫芦去练,但顶多得其形,却不能得其神。平时练得再好,打仗时该溃还得溃。”

    “是这么个道理。”王渊叹息。

    拿着韩世忠画出的图纸,王渊去找杨惟忠说话,顺便帮韩世忠求求情。

    杨惟忠一边看图,一边听王渊讲解,给此事定性说:“摸清贼寇虚实也是立功,虽然此番大败,却可功过相抵。”

    杨惟忠又拿着图纸去找刘延庆,刘延庆也同意这种解释。

    刘延庆还唤来军中书记官:“将此图重新画得精妙些,再写一份战报。就说俺这里拼死打了几场,已摸清贼兵阵法。这种阵法玄妙无比,乃朱贼从海外所得,是唐时李靖遗失的阵法。今献给朝廷,可练出雄兵无数。”

    这就是刘延庆的高明之处,一场大败也能变成大功。

    为朝廷进献失传阵法,格局立意瞬间就大了。

    当然,这功劳属于刘延庆,是他多番试探得来的。

    杨惟忠说:“韩世忠听得真切,贼寇喊‘队长战死,全队皆斩’。如果他没听错,那贼寇就难对付了。特别是咱们强攻山寨,那些贼寇据险而守,更是会死战不退,怎么可能打得下来?”

    “那就……再等等。”刘延庆不敢打了。

    三处贼寨过于险要,如今韩世忠又探得虚实,再去强攻山寨等于送死。

    刘延庆打算拖延时间,任凭太监监军怎样催促,他也要保住自己的大军不失。

    有兵就有权!

    拖到另外两路大军战败,高俅自然会下令撤退,到时候就有机会把麾下将士带回去。

    刘家的保命军法,在刘延庆时已颇精妙,他儿子刘光世后来修炼至大成。

    南宋初年,刘光世不仅能带兵跑,还能带着士兵家属一起跑。再凶险的局面,都能全须全尾跑路,连士兵带家属一起转进江南。

    就是把友军害得挺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