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义军的“法器”,不敢靠太近,远隔三百米就开始张弩,一箭擦着火枪手飞过去,把义军火枪手给吓了一跳。

    朱铭得知情况,立即派出亲卫火枪队登船。

    起兵一年多时间,朱国祥扩大了生产规模,当越来越多工匠熟练起来,火枪制造速度也迅速提升。

    同时,还把火枪制造工艺,分解为几个步骤,进行原始的“流水线”生产。

    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多把火枪!

    栈道上的义军已撤回,等战船载着火枪手抵达,他们才又从石门出来修栈道。

    两岸栈道的神臂弓手,正在努力拉开弓弩,只听砰砰砰一阵响,三百多支火枪发射,瞬间就躺下好几个。

    侥幸生还者,吓得连滚带爬开溜。

    不止如此,义军水师继续向上游航行。沿途所过之处,但凡看见栈道上有人,就是一顿子弹打过去。

    一番操作之后,长达八里的栈道,已经没有西军敢站在上面。

    折可求说:“那不是什么法器,而是贼寇的兵器。海外仙人再大方,也不可能一口气送恁多,只能是贼寇自己造出来的。撤军吧西军儿郎不该在这里丧命。”

    历史上,折氏族人被金兵抓住,折可求便带着三州之地降金,还带着金军去攻打陕州。

    这位老兄本来就不是啥死忠之辈,如今被朝廷君臣的操作给恶心到,根本就不想再跟义军拼命。

    种师道沉默不语,他也想撤军,但没法向朝廷交差啊。

    他是主将,撤军需要他来担责!

    “再等等吧,水浅之后还能一战。”种师道望着湍急的褒水自言自语。

    由于栈道上不敢站人,义军究竟有什么动向,西军那边完全不知道。

    只知道义军正在修栈道,而且肯定越修越近。

    什么时候修过来,或者不再修了,踩着临时栈道就杀过来。到时候该咋办?

    还有从火枪子弹下逃生的西军,回营之后也夸张宣传火枪的恐怖,这个消息传播开来让士气更低。

    种师道下令拆毁栈道,白天怕挨枪子儿,那就夜里再拆。

    义军的火枪手,不可能晚上也坐船过来,且黑灯瞎火不容易寻找目标。

    栈道一拆,西军士卒终于恢复点士气,不再担忧义军突然杀过来。

    ……

    沙河。

    折彦质曾带兵顺着河谷奇袭汉中,半路遇到义军山寨便灰溜溜的原路返回了。

    这些日子,双方都把焦点放在栈道上。

    义军水师也时常载着火枪队逡巡,偶尔还会越过栈道区,朝着河边放哨西军射击。

    种师道只能加强夜晚警戒,防备义军坐船过来劫营。

    虽然种师道也告诫士兵,谨防沙河方向的突袭,但注意力早被栈道和水师吸引过去。别说巡逻的哨兵,就连将官都难免疏忽大意。

    古三和石彪二人,率领朱铭的亲卫队,先去山中营寨补给。

    休整一日之后,便带着干粮出发。

    扛着小船翻山越岭,走了二十多里山路,然后坐船顺流而下,直奔四十里外的西军营寨。

    奔袭部队只有一千人,全是朱铭的亲卫队。其中五分之一,来自大明乡和金潭村,剩下的从各军当中挑选精锐。

    距离沙河口还有数里,古三、石彪便弃船登岸,害怕被守在那里的西军发现。

    几百年后,这里也属于石门水库的范围,水位上涨根本就找不到落脚处。

    但此时却有一些平坦河岸,连同不那么陡峭的山坡,正是西军的营寨所在。

    几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