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使者是钟相的徒弟杨奎,见面就说:“王禀大军已溃败,我师尊要回江陵举兵,师尊派我交给阁下一封信。”

    李宝看完信件,感觉荒谬无比。

    钟相在信中,表达了对朱国祥、朱铭的敬意,相约一起对抗朝廷,而且还单方面划分地盘。

    钟相自称要建立“大楚国”,还怂恿朱氏父子建立“大蜀国”。今后划江而治,朱氏父子统治长江以北,钟氏父子统治长江以南。

    既然大家都是造反的,李宝便好生款待,并说划江而治的事情,不是他能够做主的,只能向上面转达意见。

    凭借十多年的传教基础,洞庭湖周边州县,也被钟相快速拿下。

    而且坐船进兵速度奇快,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占据半个江陵府、半个澧州,以及岳州和鼎州全境。并朝着荆湖南路杀去,一战克湘阴,再战陷长沙。

    这个时空的钟相,可比历史上闹得更大。

    因为荆湖北路的军队,都拉去打朱铭,被钟相策动兵变、杀死将官收入囊中。而荆湖南路的军队,刚把方七佛杀得躲进山里,苗族、瑶族等百姓又开始造反。官兵正在镇压少数民族起义,钟相趁虚而入就攻占长沙。

    都等不及拿下潭州全境,钟相便在江陵建立大楚国,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针。

    他自称大楚国就是大光明国,儒释道三教庙宇全部拆毁。儒生、和尚、道士,如果不改信摩尼教,抓到了便立即杀死。

    商人的财产必须充公,城内设法坛为统治机构,乡村建立“宗教会社”的复合体系。会首带着广大农民杀地主造反,并且将土地分给信众,从而实现“均贫富、等贵贱”。

    无数官吏、士子、僧道、商人、地主,被吓得朝周边州县逃去。

    钟相称帝之后,又派人联络方七佛、苗族、瑶族起义军,册封一堆宗教官职让他们归顺。

    ……

    李宝率军抵达巫山,这里已被钟相洗劫一空,又被王禀带着残兵回来占据。

    王禀收拢数千残兵,又召回派去奇袭的两千精锐,总兵力还剩八千多人。可惜军粮被钟相抢光了,从大宁监(巫溪)征调的粮食,根本不够几千士兵天天消耗。

    李宝的部队被朱铭调往汉中,手里也只剩几千人。

    但他粮食比较充足,来到城下并不攻打,而是架锅煮饭射书劝降。

    李宝旁敲侧击打听过,从钟相的使者口中,基本了解巫山这边是啥情况。

    王禀的官职,比何灌更大,他是宣抚司都统制。

    历史上,王禀坚守太原九个月,才被金兵攻入城中。又率残兵巷战,身中数十枪而死,长子王荀投河殉国。

    此时的情况更糟糕,一来士兵战斗力堪忧,二来兵粮已所剩无几,三来全城百姓都在饿肚子。

    钟相抢得太狠,把城中富户和粮铺全洗劫了,而底层百姓家里又没啥余粮。

    “将军,在下愿意进城劝降。”军中掌书记荣觉说。

    李宝笑道:“你也不怕被一刀砍了?”

    荣觉说道:“若我身死,请将军为我报仇。”

    “好!”李宝立即答应。

    荣觉是巴州人落魄士子一个,甚至加入了私盐贩卖团伙。

    他昂首挺胸来到城下,朗声高呼:“请问此城守将是哪位?可敢放我进城一叙?”

    王禀回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且速速退下,否则就弓箭伺候。”

    荣觉问道:“城中还有几多粮食?如果不够吃,城外有的是!将军自己为朝廷尽忠,死了也能得到美名。可将军麾下的将士呢?他们死了别说姓名,便连尸骨都不知在哪里安葬。将军欲以全城百姓、全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