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问道。

    朱国祥说:“俗务烦人,我可不喜欢,交给那兔崽子操心去。”

    文小妹莞尔:“相公果然是出尘之人,难怪有百姓盛传相公乃仙人转世。”

    “这位仙人却是劳碌命,在天上恐怕也以稼穑为生。”沈有容吐槽说。

    朱国祥听得大笑不止,回房换了一身官服,这才溜达去前堂处理公务。

    沈有容和文小妹,自也换了好衣裳,先去教导各自的小孩识字。在小孩背诵课文和练字时,她们坐在一起打双陆。

    汉中流行朱氏改良版象棋,但沈有容总是输,干脆还是打双陆,这玩意儿可以凭运气取胜。

    下午时分,严大婆派人来请,邀她们一起去看戏。

    于是又结伴去瓦舍。

    严大婆不喜欢高雅的,就爱那种低档瓦舍,因为人多热闹,杂戏也贴近百姓生活。

    自有仆人和侍卫跟着,这里鱼龙混杂,安保工作极为困难。

    严大婆还爱跟人聊天,更加让侍卫头疼,每次出门就跟去打仗一样。

    已经专门有一批老头老太太,每日来瓦舍闲逛等待。

    一见到严大婆现身,立即上前来说话。这些老人的儿孙,都在各个衙门工作,明摆着想攀上严大婆的关系。

    一见到严大婆现身,立即上前来说话。这些老人的儿孙,都在各个衙门工作,明摆着想攀上严大婆的关系。

    侍卫也不拦着,因为都混熟了,还暗中调查过底细,知道他们家世清白。

    “大婆又来听戏啊!”几个老头儿老太太主动打招呼。

    严大婆满面笑容:“在家里闲得慌,儿孙辈也不用俺操心。”

    “还是大婆有福气,儿孙都出息了,几位儿媳也孝顺。”

    “就是啊,俺那儿媳就不孝顺,饭桌上还给俺摆脸色看。”

    “那你不教训教训?”

    “她娘家强势,俺哪敢教训?便把话说得重些,就跑娘家去了,十天半月也不回来。“

    “要说孝顺啊,还得数金花坊刘老太家的儿媳。去年刚过门的,一张大饼脸还有麻子,都说配不上她儿子的好人才。可人家进门以后,把家务打理得好不说,还能去铺子里帮忙,会说讨喜话招揽客人,刘老太家的包子铺都生意更好了。”

    “那她果真有福气。娶妻要娶贤,长得再好看又甚用?会说话做事才是好媳妇。”

    “可不是咋地?也还说那金花坊,有个姓杨的人家,娶个媳妇生得跟狐媚子似的,平日里尽惹些浪荡混混……”

    严大婆就喜欢听这种八卦,东家长李家短的。

    她以前在乡下并不这样,特别是在上白村的时候,毕竟家里两个寡妇带一孩子,说话做事都得谨慎小心些。

    如今却放飞自我,特别爱聊八卦,整个汉中府城,各个街坊的消息她门儿清。

    沈有容和文小妹颇为无奈,她们都不是长舌妇,对这种事情没有任何兴趣。可老太太出门,总喜欢让她们陪着,仿佛是领着她们当哼哈二将。

    说完八卦,老头儿老太太们,又开始转移话题,各种说朱家父子好话。

    侍卫都穿着便装,严大婆也不透露真实身份,她还以为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

    “去年风调雨顺,真是老天爷开眼,今年的粮价又降了。”

    “也得看是谁在做官,朱相公得了四川,老天爷保佑才风调雨顺的。要是朱相公做了皇帝,还不得全天下年年都没灾?”

    “这话说得在理,东京那皇帝就不行。是个昏君,老天爷都不保佑。”

    “城郊那些叫什么田来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