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清污浊……巴拉巴拉。”

    一顿批评劝阻,把李邦彦说得很不耐烦,两人还因此而吵起来。

    可见,李邦彦的名声还不错,居然被正直大臣寄予厚望。

    不止李若水,就连李纲、秦桧、何粟等人,当时也希望李邦彦能拨乱反正。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马车辚辚,缓缓向前。

    李邦彦说道:“要不要把清卿的家人接来?金人肆虐洺州,那里着实危险。”

    “不必,他们已经搬进城里。”李若水没好气道。

    李若水的老家便在洺州,如今被金人疯狂劫掠。

    也正因此事,李若水恨透了“联金派”。

    历史上,李若水因痛斥完颜宗翰,并多次拒绝金人招揽,被完颜宗翰下令凌迟处死,应该是死得最惨的北宋文官。

    除了面对金人时的气节,李若水还有一件事很知名,他亲眼见证招安宋江并作诗讽刺。

    诗云:“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不管是山东宋江,还是河北杨江,全是杀人如麻的巨寇,却摇身一变获得官身,而且待遇都还很不错。

    李邦彦试探道:“清卿如何看待朱贼?”

    李若水面无表情问:“阁下早已是朱成功的人了吧?”

    “呵呵。”李邦彦既不承认,同样也不否认。

    李若水说道:“我有一属官黄龟年,曾在濮州与朱成功共事,他私下对朱成功推崇备至。当今陛下登基之初,我献策建言数十条,虽然一条也没被采纳但也因此被提拔为吏部侍郎。陛下对我有提拔之恩,按理说我该以死报国。可有些事情,比忠君报国更重要!”

    李邦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李若水点头:“我会助那朱成功攻取东京,到时候再自杀殉国就是,如此便忠义两全了。”

    “何至于此!”李邦彦惊道。

    李若水讥讽道:“你这种人,自是不能理解。”

    二人前往李邦彦宅邸,李若水派人把黄龟年也请来。

    一起过来的,还有跟李若水一样,同为吏部侍郎的钱伯言。

    史实上的宋江,在降而复叛之后,便是被钱伯言给捕杀。钱伯言还招降山东十多万贼寇,因此立功调任中枢,有“中兴牧守之首”的美称。不管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地方,此人都颇有才干。

    “就我们几个?”钱伯言问道。

    李邦彦笑道:“俺另有心腹到时候自知。”

    黄龟年说:“朱元帅在濮州时,便有大志向,今后定能再造九州。吾等可歃盟,共迎朱元帅进城!”

    “惜乎手中无兵。”钱伯言说。

    李若水说道:“这几次都堂会议,种师中已不再建言,应该是对皇帝死心了。种师中与朱元帅为姻亲,他手里又握有重兵,可以联络他起事。”

    “谁人去劝说?”李邦彦问。

    黄龟年毛遂自荐:“我来出面劝说,若被种师中抓捕,定不会牵连供出各位。”

    “好,就拜托阁下了!”李邦彦高兴道。

    李若水问道:“谁跟张叔夜说得上话?”

    钱伯言说:“孙傅是海州人,他的家乡有贼寇作乱,想要早点结束乱局。张叔夜曾在海州做太守,与孙傅的兄弟有交情,可让孙傅去劝说张叔夜。”

    六甲神兵守东京,就是何粟、孙傅二人搞出来的。

    此人似乎昏聩无能,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