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到处都在做生意啊,这还算朝廷?还算官府吗?”

    钱琛说道:“其实征税的时候,抽的也是实物税,转手就卖给当地商贾。在官府榷禁、抽税、抽买之后,那些剩下的货物,海商才能跟陆商直接交易。”

    “榷禁强买、抽税变卖、抽买出售,这三种全都涉及货物买卖,根本无法统计市舶司征了多少税,也搞不清楚官员私吞了多少钱。如果运到京城售卖,沿途都让厢军运输,而厢军又是不用给钱的,甚至沿途递铺还要倒贴钱。偶尔还要征发民夫帮忙运,这些都没法计算成本,完全就是一笔糊涂账。”

    朱国祥吩咐道:“你回去跟那些进京的市舶官员商量,搞出一套新的市舶征税规矩。今后除了银铜等物,其余商品不再榷禁,也不得再进行抽买。要做到便于统计税款,尽量防止官员从中贪污渔利。立功者重重有赏,若有市舶官员献计被采纳,可在原有官品之上立升三级。”

    “是!”钱琛领命。

    等钱琛离开之后,朱国祥感慨道:“这就是重视海贸的大宋啊,海关事务简直一塌糊涂,都无法想象当官的贪了多少!”

    事实上,大宋朝廷也想防止贪污,所以规定榷禁品类必须运到京城,而且售价也进行了严格规定。

    执行起来却是一团乱麻!

    朝廷盯得紧的时候,官员害怕犯错,把售价定得很高,导致商品卖不出去,在京畿地区的仓库大量积压。

    朝廷盯得不紧的时候,官员又把售价定得很低,伙同商贾低价买高价卖而牟利。

    或者两者一起来,先故意定高价,把仓库给堆满了。再上报朝廷说不好卖,必须尽快低价处理,否则仓库就装不下了,接着再伙同商贾进行贱卖。

    甚至有京城权贵暗中联手,控制这些商品的出货时间,逼得官府仓满之后贱价卖掉,把海外运来的商品给整成期货。

    为啥又搞出抽买制度?

    其实就是王安石搞出的另一套系统,通过榷易务来官方插手交易市场。

    当时玩期货的权贵和大商贾,被王安石搞得损失惨重,中央财政迅速变得宽裕起来。但却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榷易务很快成长为庞然大物,并通过地方常平司扰乱全国商业秩序,逼得无数中小规模商贾家破人亡。

    引发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把正常的商业交易,变成由官府来统购统销。而王安石为了化解难题,又让朝廷出手来微观调控,最终结果必然按下葫芦浮起瓢。

    “市舶司级别的港口,搞交易所怎么样?”朱铭突然来一句。

    朱国祥一怔:“交易所?”

    朱铭解释说:“海商远道而来,收取货币税不现实,他们不可能携带大量钱财,而且商品价格浮动也难以定价收税。因此,海关只能收实物税。但海关收取实物税,又必须卖出去变成钱,让官员卖货有太多漏洞可以钻。”

    朱国祥问道:“能不能先让海商把货卖掉,再收取货币税?”

    “你觉得呢?”朱铭反问。

    朱国祥摇头:“也不行,海商和陆商会联手做假账逃税!”

    朱铭说道:“所以,可以把市舶司的货栈,搞成地方性的交易所。根据商品的优劣,由市舶司和商行代表,一起给商品定性为上等、中等、下等。并不局限于这三等,根据市场情况而定,反正商人有一套自己的验货法。给商品定下等级之后,就在交易所挂牌拍卖,市舶司在交易过程中收取货币税。”

    朱国祥说:“这种办法也有很多漏洞。”

    “世间哪有完美之法?”朱铭说道,“只要大方向没问题,操作过程中会自动填补漏洞。朝廷只须掌握大方向,一旦发现严重漏洞再调整即可。”

    朱国祥点头道:“那就试试看。”

    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