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过数日,村民不再那么忙碌,弓手们终于开始集结。

    包括山上的茶户在内,全村募集壮丁50人,有兵器的全部自带兵器。

    不少村民,把子弟送到江边,哭哭啼啼告别。

    朱铭不喜欢这种气氛,嬉皮笑脸道:“朱院长,你怎么不哭?”

    “你那么贼精,肯定没事,该哭的是山贼。”朱国祥没好气道。

    朱铭哈哈大笑:“这话说得好。”

    古三站在那儿一言不发,老古也没说话,只是拍拍儿子的肩膀,然后将那把眉尖刀塞过去。

    “上船咯!”

    白家那条客船塞不下,又安排了两条小船,都是山贼留下的主力战舰。

    白胜却是个话痨,登船之后,叽叽喳喳找旁人聊天。

    “你兴奋个甚?”朱铭问道。

    白胜高兴道:“俺听说,去了县里要操练,可以学到战阵本事。”

    朱铭当即给他浇了一头冷水:“伱觉得县里有人懂打仗?”

    “没人懂吗?”白胜惊讶道。

    朱铭不再说话。

    白胜又扭头问张广道:“真没人懂打仗?”

    张广道说:“估计没有。”

    白胜顿时垂头丧气。

    三船离岸,逆流而上。

    这里的江水流速不快,朱铭仔细观察两岸山势,顺带欣赏着沿途美景。

    他也有点小兴奋,终于能看到古代的县城了。

    没过多远,就驶入汉江的支流,在下午时分抵达县城。

    西乡县城够小的,城墙还不到四米高,朱铭觉得自己造反时,应该能够很顺利攻下。

    城门处设有栏头,那是收税的地方。

    进城不用交税,出城却得给钱。

    只要带了货物,税款在百文以下,都得乖乖缴纳出城税。至于百文以上,另有收税的地方。

    跟随众人进城,朱铭一路观察,很快大失所望。

    以前看低成本古装剧,县城又小又破,朱铭还觉得扯淡,如今发现居然很真实。

    两层楼的建筑都不多,不仅城外有大片茅草屋,就连城内也有茅草屋存在……

    不知道开封长啥样,穿越一回,朱铭很想游览清明上河图。

    弓手校场设在北城区,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大部分弓手,都是乡间强征而来,一个个愁眉苦脸,仿佛在等着过奈何桥。

    当然,也有例外。

    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骑着一匹马,此刻正在校场里打马飞奔,不时发出怪叫炫耀自己的骑术。

    又有几个年轻人,冲着那骑马之人吹口哨,个个袒露上身露出刺青。

    一群浪荡子!

    “这谁啊?”朱铭颇为好奇。

    张广道说:“陈子翼。”

    “什么来头?”朱铭问道。

    张广道说:“没啥来头,乡绅家的子弟,学过些枪棒,喜欢结交好汉。”

    说话之间,陈子翼骑马奔来,指着张广道说:“你这贼厮,被官府通缉数载,竟然还敢来做弓手。”

    “俺从良了。”张广道没给好脸色,估计两人不怎么对付。

    陈子翼飞身下马:“来来来,且比划几招,上回没分出胜负,这次看谁的枪棒了得。”

    张广道说:“你更了得。”

    陈子翼却不放过:“比了才知晓。”

    张广道重复道:“你更了得。”

    眼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