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湘阴。

    钟相在醴陵击败权邦彦,立即率领精锐北上,只留少许部队征召民夫巩固关隘。

    他已经在湘阴聚兵两万余,甚至招募了数千新兵,打算前往归义江口与钟义汇合,然后在鹿角寨与大明主力决战。

    南方军情急报,如雪花一般飘来。

    杨再兴已带兵围困邵阳。

    李珙虽然还在全州镇压侗人,抽不出手来攻打永州,但永州楚军居然出现内讧。

    那些投机之辈,前几年归顺钟相,假装信奉摩尼教。现在发现形势不妙,又改旗易帜归顺大明,杀死钟相留下的亲信叛变了。

    曹成无法约束各族义军,干脆率领本部出兵永州,叛变的永州楚军立即做起了带路党。如今,曹成大军已过祁阳,随时可能顺着湘江北上威胁衡阳。

    桂阳监的矿工起义军,也靠着内应放火,顺利攻占郴州城。

    仅一个月时间,南方六州尽丧!

    现在又传来消息,茶陵县城被江西明军攻占。好在云阳山的寨堡易守难攻,只需卡死那里,就能拖住江西明军。

    但四面八方全是敌人,钟相已经无兵可调。

    他只能分兵重点防御衡阳、醴陵、邵阳、云阳寨,南方的其余地盘全部舍弃。然后,集中精锐主力跟白祺决战,等打赢了再回头对付别处敌军。

    两日之后,钟相与钟义在归义江口合兵,算上运粮民夫将近九万人,对外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湘江被大明水师给堵住,钟相的兵粮只能走陆路。

    距离也不长,从湘阴到归义江口仅六十里,从归义江口到鹿角寨仅七十里。

    但失去水军保护,明军随时可能坐船来袭击运粮部队。

    钟相足足留了八千大军,让钟义守在归义江口,那是楚军的运粮总枢纽。

    然后,钟相率领楚军主力,北上救援鹿角寨并伺机决战。

    出现在钟相面前的,是互为犄角的两处坚固营垒。

    营垒皆呈“回”字型,外圈是宽阔的壕沟,沟内挖出的土再筑成壁垒。由于又下了两场雨,壕沟里面全是泥水,搞得跟小型护城河一样!

    钟相亲自前去观察情况,直接看得头皮发麻。

    明军将帅铁了心要拖时间,根本就不愿跟他打决战。借助这两处坚固营垒,明军能跟钟相耗到天荒地老。

    而钟相却拖不起,两个月内不解决战斗,估计南边的衡阳都要没了。

    花费几天时间,钟相制造了一些器械,尝试着发动几次进攻。

    但无论楚军怎样悍不畏死,都很难取得太大战果,这玩意儿跟攻城没有太大区别。

    王渊或许大战指挥能力并不顶尖,但作为将领的基本功绝对扎实。他严格按照《武经总要》,把营垒修筑得水火不进,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等设施一应俱全。

    钟相在醴陵大败江西新军时,王渊从岳州装船运来近万民夫,这些日子一直在搞土木工程!

    面对这种完全体的营垒,夜间袭营都冲不进去。

    更何况,四周还有瞭望台。

    每个瞭望台上,士兵使用望远镜,轮番观察外面的敌情。

    钟相那边稍有异动,就会被望远镜看清动向,王渊可以从容调兵防御。

    一连交战半个多月,打得钟相毫无脾气。

    倒是衡阳传来好消息,楚国太子钟子昂在水口山设伏,大败曹成派出的先头部队。

    但邵阳又传来坏消息,楚军大将杨广夜袭各族联军。在已经取得绝对胜利,义军营寨接连溃散的情况下,杨再兴率领本部数百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