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杨再兴本来也很敌视李珙,但他们联手攻克邵阳,又一起攻下西渡镇。

    连日接触之下,双方关系缓和许多。

    李珙此人重规矩、讲信用,见杨再兴麾下兵少,还分了两千新兵给杨再兴。

    却说三位桂阳义军领袖,入夜之后聚起来开会。

    唐大年说:“一旦有变,立即撤回耒阳!”

    “各路大军围困衡阳,还能吃败仗不成?”盘绍节奇怪道。

    唐大年说:“军心不齐。这里就李珙和曹成兵力最强,他们两个却互相敌视,曹成就连宴会都不请李珙。各军营寨,也相距甚远,一旦遇袭很难快速救援。”

    “唐二哥说得对。”房钟点头道。

    三人当中,唐大年是汉人,盘绍节是瑶人,房钟却是自称瑶人的汉瑶“混血”。

    而且唐大年读过书,他家以前是地主,被钟相抄家之后,全族男丁都被扔去挖矿。一路转战数百里,桂阳监那些矿工,现在都听唐大年的话。

    ……

    衡阳城内。

    一封急信送到钟相手里,内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鹿角寨已经没了,明军围困湘阴,楚军暂时还守得住。

    就在六天前,辰阳被围的消息,也已经被钟相知晓。

    钟相对此毫无办法,他现在缺兵少粮。以小半个湖南的资源,哪里抵得住数省围攻?

    太子钟子昂也在衡阳,他见左右无人,忍不住低声说:“父皇,不如降了吧。”

    “人人皆可降,唯独你我父子不能。”钟相瞪了儿子一眼。

    钟子昂立即闭嘴。

    钟相又说:“江西敌军已被打残了,衡阳城外的敌军,看他们扎营就知道不齐心。再拖延一段时间,或许可以找到机会破敌。杨华那里还有八千精锐,让他别再管江西敌军,立即回到湘阴城里御敌。”

    “鼎州呢?”钟子昂问。

    钟相颓然道:“水师大败,鼎州就注定守不住了。”

    南方打仗主要靠水运,大明水师彻底控制洞庭湖,等于把北线战场给分割开来。

    辰阳、沅江被围,别看益阳离得很近,但缺兵少粮的状态下,益阳守军那是动都不敢动。

    又过三日,钟相派遣猛将陈贵,领一千精锐出城夜袭。

    那里是以曹成为中心的道州、贺州义军营寨,名义上都归曹成指挥,其实分成十多股势力。

    陈贵成功点燃一处营寨,冲天火光伴随着喊杀声,附近营寨的义军竟然争相逃窜。

    黑暗之中,曹成根本不敢去救,害怕自己的兵也会崩溃。他能够快速安抚本部,不让敌军趁势杀进来,已经算得上一员良将。

    而李珙、杨再兴、唐大年的营寨离得远,想救都来不及,等他们出兵赶到,陈贵已经带着楚军回城了。

    连败两场,军心不齐,曹成在收拢溃兵之后,竟然直接后撤二十里扎营。

    唐大年立即去联系杨再兴,又跟李珙取得联系。三方经过详细商议,终于合兵一处,抛弃成见共同对付钟相。

    至此,钟相已经难以破局。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仗着手里有精兵,主动出城与联军决战。想再夜袭几乎已不可能,一直守在城里更是等死而已。

    城外联军当中,李珙的部队装备最好,但大部分属于乡兵出身,也就是所谓的地主武装。他们归顺大明才三四个月,甚至都没来得及整编,战斗力和士气也就那个样子。

    而唐大年和杨再兴的部队,若论甲胄齐备之精锐,加起来也才三四千人,很多士卒连皮甲都欠缺。

    钟相如果出城作战,还是有机会获胜的,因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