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后来粮食不够又遣散了,全部驱赶到县城以北的山岭外开荒。”

    “冬天已经饿死冻死一批盐工,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开春以后,大家以为辽西会运粮过来。谁知不但不运粮,女真贵人还下令征粮,说是辽西那边也缺粮了,海滨县驻军只能在本地征粮。”

    “我们当时迁来三千多族人(其实是渤海难民,这人往自家脸上贴金呢),如今已死了好几百,还被将军掳走了一些。再这样下去,肯定有更多族人要饿死,所以我们就商量着归顺天朝。”

    “只是……”

    李宝已经有些相信这番话,问道:“只是什么?”

    大明义说道:“只是请将军调一些粮来,拿下城池之后,救一救这里的百姓!”

    李宝问道:“城里有多少守军?”

    大明义道:“最开始有二百女真兵、五百渤海兵。还有一支江南水师,用来保护盐场安全。”

    “去年有军粮通过的时候,又补了五百女真兵、一千辽东汉兵,还招募一千盐工编为军队,以此来防备将军劫粮和夺城。”

    “后来军粮不走这里,新补的女真兵、汉兵就走了,还把多余的军粮给带走。”

    “再后来军粮不够,把招募的盐兵全部驱散,江南水师又全都投靠了将军。”

    “如今城里只剩二百女真兵、五百渤海兵。不过若是将军带兵来攻,城里还能招募上千人守城。如果将军来得慢,能够再签发一两千民兵。”

    李宝问道:“伱们打算怎样献城归顺?”

    大明义说:“下个月初四,是家母六十大寿。兄长打算宴请女真贵人,到时候把女真将官全杀了,剩下的女真士卒就不足为惧。但肯定有女真兵逃走报信,以兄长手里的几百士卒,万万挡不住女真大军反扑。将军最迟要在下月初六,带兵进城把城池给守住。”

    李宝仔细想了想:“我带兵过去的时候,你们把几处城门全部打开,在南边的城楼上插三支旗。”

    大明义说道:“不用这么麻烦,诱杀之计若败,我全家肯定全死了。诱杀之计若成,兄长亲自带兵出城迎接将军。将军若疑我们会复叛,可将我全家安置往山东,请大明朝廷赐下一片土地。”

    “君乃忠义之士也!”李宝心头欢喜。

    这些渤海族人,是真不想在北边过日子了。

    最初被辽国横征暴敛,接着又是连年战乱,辽兵来了烧杀抢掠,金兵来了也抢掠烧杀。数万渤海难民,宁愿逃去高丽开荒,谁知又被高丽遣返回来。

    而且还不能回老家,被打散安置在海滨县,很快又遭到李宝、赵立等人跨海烧杀抢掠。

    就没有过一天安稳日子!

    国仇家恨什么的,他们已经顾不上了,只求有个地方能活下去。

    大明义说愿意把全家老小做人质,其实何尝不是想挑一块地方活命?家人去了山东,那不是去做人质的,那妥妥是去“享福”的。

    李宝乘夜派船,把大明义送回去,在距离城池十多里远的地方登陆。

    大明义是被派出城征粮的,他顺着六州河口,夜里回到渤海人村落,强征到少量军粮大摇大摆进城。

    兴州和海滨县两级官员,都来自辽阳渤海大族。这些家伙也必须弄死,他们不可能投降的。

    总共才二百女真兵,女真将官也不多。就连基层军官,也被大明贞、大明义兄弟请去吃寿宴。

    “粮食酒肉都不够,还请诸位海涵,”大明贞举杯赔罪道,“我家珍藏的好酒,今日全拿出来了,诸位贵人一醉方休!”

    内院只摆了两桌,皆为大氏族人、渤海文官和女真将领。

    外院摆了五桌,是州县吏员、女真基层军官和渤海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