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在我国浿西道,随时可能跨过鸭绿江攻打金国。”

    “妙啊!”

    洪宰拍手赞叹:“金国与明国二虎相争,我大高丽国则可坐山观虎斗。明军赢了,正好继续往北打,朱太子和使臣、众将都有了武功,到时候再赠送许多财货让他们退兵。如果金兵赢了,绝不会坐视浿西道有明军虎视眈眈。”

    金孝忠补充说:“除了财货,还应当赠送美人。英雄难过美人关,可挑选各族聪慧女子,嫁给大明使者与武将做妾。哄得他们开心了,又有姻亲之故,他们怎还会与我大高丽开战?”

    “此言大善!”大臣们都认为美人计可行。

    反正大家族有很多分支,让那些小宗挑选聪慧美女,给大明的文官武将做妾,整日整夜吹枕头风没啥坏处。

    大明如果灭了金国,必然强盛无比,到时候这些家族就跟大明官员有了联系。

    如果金国绝地反杀,那就把勾结大明的罪责,全推给那些小宗做替罪羊。

    开京派贵族们就此商定大事,然后等着许亢宗来册封高丽国王。

    就在许亢宗即将抵达时,高丽朝廷有几个官员,联名上疏请求给前宰相崔弘宰官复原职。

    崔弘宰并非出自开京崔氏,他的老家在更南方的稷山。曾以文官身份率军作战,获得武将们的一致尊敬,大破围困城池的女真兵,仅女真马甲就缴获132副——当时金国拢共也没多少马甲。

    如此战绩,却很快就因擅自出战而获罪,又跟女真打仗获胜才免罪。

    崔弘宰感觉自己被打压,于是选择攀附权臣李资谦。而李资谦也想掌控军队,进一步巩固权势,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崔弘宰实在太牛逼了,权势很快膨胀到让李资谦忌惮,遂被诬告谋反遭到全家流放。

    国王干掉了外公李资谦,被李资谦流放的官员,陆陆续续官复原职。唯独崔弘宰,现在还被流放着,开京派始终忌惮这个文武双全的家伙。

    如今,先是金兵肆虐,又有明军屯驻平壤。国王遭到软禁,各地民乱不断。高丽在内忧外患之下,非开京派的地方士族,开始跟一些武官联合,请求迎回懂军事的崔弘宰。

    开京派虽然掌控朝政,但他们做得太过分了,此时全国各道士族联手,他们还真压不住汹汹舆论。

    于是,高丽国近一百年来,最会打仗的文官崔弘宰回朝。

    “外有明金两国,内有崔弘宰,这局势愈发糟糕了。”开京贵族们纷纷哀叹。

    谏官崔惟清笑道:“让他做门下侍郎,判兵部尚书事。此人一旦履任,必定整肃军队,少不得要征兵操练。他要练兵,我们却不给粮,他只能自己去搞粮食。”

    金富仪立即明白计策:“如今全国皆缺粮,大小民乱不断。只要崔弘宰敢对粮食伸手,就能弹劾他贪邪乱法。此人在流放时,家产被李资谦抄没一空,他现在又做官肯定会贪污嘛。而且急于捞回曾经的家资,所以才从饥民口中夺粮!”

    崔弘宰虽然不是啥清官廉吏,但至少是个能做事的官员,这结束流放还在回京的路上,就又被安排一个因贪污而罢官的结局。

    许亢宗终于来了,折彦质率五百精兵护送。

    这些明军将士,多为山东贼寇出身,朝廷优中选优组建部队,今年军改编入野战军序列。

    清一色的新造中型甲胄,个个身材魁梧,踏步走向开州城门,负责迎接的高丽文武官员心惊胆战。

    双方说了一些场面话,许亢宗提醒道:“册封诏书在此,高丽国王应当斋戒沐浴,切不可忘了礼数冲撞神明。”

    金富轼连忙说:“下臣已经安排妥当。”

    入城设宴款待,高丽大臣准备了歌姬,跳着跳着就入怀劝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