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16贯铜钱。

    接下来几年,随着日本白银持续输入,白银价格必然缓缓走低。而铜钱又会大量涌入四川、高丽和日本,铜钱的购买力则会一路走高。

    到时候,一两银子的价值,可能会缩水到几百文铜钱(这种情况,属于古代盛世的标配。如果没有外来白银输入,一般在王朝鼎盛时期才会出现)。

    嘿嘿,富户收藏银元也有风险啊!

    一旦银价持续下跌,富户为了财产保值,必然把窖藏银元拿出来流通,换取大明标准铜钱进行储藏。

    而银铜比价稳定之后,富户们又会更倾向于收藏银元。

    之前在御前会议上扯那么多,纯粹是习惯性的掀屋顶,然后达到开窗这一小目标。

    可惜,会议结束之后,竟然只有萧楚来劝谏。

    其余阁部院大臣,似乎都被父子俩PUA了。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事情,一旦皇帝和太子做出决定,最近一两年居然就不再有大臣反对。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父子俩很自律,做出的大部分决策都符合“仁政”。

    否则的话,即便是开国之君,也会有头铁的大臣直言死谏。

    如今的满朝官员,心理活动其实很简单:这皇帝很仁厚,太子也英武,没干啥狗屁倒灶的事儿。只要不严重影响眼前大局,姑且就顺着父子俩吧,只当是好生供起两位活祖宗。

    看看这位皇帝多简朴啊,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一個贵妃,满打满算后宫就三个女人。

    甚至连淑仪、昭容、修容等等嫔妃贵人都懒得封,若是换成别的皇帝,就算不好女色,也肯定封一大堆来彰显威严。

    嗯……不对,最近似乎有什么风言风语,说是皇帝打算纳易安居士为妃。

    ……

    汉中。

    宝泉局汉中分局主官黎锐,拿出几张宝钞递过去:“太守请过目。”

    汉中知府叫黄叔敖,辈分挺高的,乃黄庭坚之堂弟。

    拿到大明宝钞,黄叔敖的第一反应是反感。

    不说普通百姓,当官的看见这玩意儿都觉得恶心。

    黎锐解释说:“今年只印发三百万贯,面额皆为一百贯,共计三万张宝钞。请看正面最上方,那是这批宝钞的编号。”

    黄叔敖戴起老花镜,凑近了仔细一瞧,只见用红色油墨印着如下字样:庚戌020001。

    “每张的数字不一样?”黄叔敖感觉有点意外。

    黎锐说道:“每张都不一样。印章为转轮样式,天干地支一个章,数字是另一个章。两章分别在宝泉局两位副官手里,拨好干支和数字,才能一起盖章。另外,其他印钞章,也分别在几位官员手里。既可防伪,又能避免宝泉局官员偷偷多印。”

    黄叔敖点头道:“如此甚好。”

    黎锐又说:“请太守看暗花。”

    黄叔敖走到门口,对着天空看水印,取下老花镜揉揉眼睛:“帝王冠冕头像?”

    黎锐解释说:“那是当今圣天子。谁敢伪造此钞,形同谋反!”

    黄叔敖连忙把一叠宝钞放在桌上,然后躬身作揖拜了拜。接着又仔细端详:“四种颜色印刷,倒是比前宋的交子更花哨好看。印章也多加了几个,足够唬人的。唉,就怕朝廷滥发啊。”

    黎锐又是一番说明:“大明宝钞的面额,有二百贯、一百贯、五十贯三种,只是给四川和汉中商贾交易所用。”

    “不牵扯小民便好。”黄叔敖点头说。

    黎锐说道:“鄙人初来乍到,对汉中不甚熟悉。还请老先生出面,把汉中各县富商招来一见。”

    汉中富商是真不少,毕竟这里属于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