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却要自己买,朝廷只负责发两套官服。

    而且,刚才那么高的俸禄,只不过是一二品官员。

    全国的一二品加起来才多少?

    三品官的待遇,肯定大幅下降!

    果然,朱国祥继续说道:“正三品:俸钱350贯,禄米200石。从三品……”

    看吧,相比起从二品,正三品的月俸直接下降100贯。

    念到五品、八品官时,俸禄再次陡然下跌。

    朱国祥说:“正七品:俸钱50贯,禄米60石。从七品:俸钱45贯,禄米55石。正八品,俸钱30贯……”

    全国两万多名官员,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八品和九品官。

    这才是俸禄开支的大头!

    宋朝说起来优待文官,只不过是疯狂给高层加薪,八品和九品官却过得非常艰难。

    父子俩重新制定的俸禄,中高层官员的实际工资,比北宋其实要低得多。而底层的七、八、九品官员,待遇却比北宋提高了一些。

    朱国祥继续说道:“如果是条件恶劣的官职,比如去荒凉偏僻之地做官,俸禄之外另有添支钱。原则上,不论实职还是虚衔,以品级最高的职务为准,绝对不允许拿两份、三份俸禄。另外,三师、三少、柱国、特进等加官,可额外再领一笔俸禄。”

    虽然在场的阁部院重臣,并不缺那几个钱。

    但朱国祥公布的俸禄新法,还是让他们面露微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认为自己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朱国祥又说:“各级官员的亲随,你们自己招募,朝廷不会给亲随也发薪。”

    朱铭接话道:“爵位待遇,也有所提升!”

    “食邑一户,从每月25文钱,涨到30文钱,并且增加食实封的户数。另外,增加文官的爵位数量,等灭了金国会大量赐爵。”

    “新朝可以有万户侯,而且是食实封!”

    此言说出,众臣一惊。

    北宋为了压制武将,一来不准爵位世袭,二来压着食实封的户数。

    食实封三千户,在北宋就已经顶天了,朱太子竟然说允许有万户侯。

    抛开荣誉不提,万户侯有啥实际好处?

    一户30文钱,食实封万户,每月也才300贯而已。

    能同时存在几个万户?

    估计也就一两个,即便是开国勋贵,顶天了四五个而已。

    这点钱对朝廷而言不算多,却能给武将带来极大荣誉,为了立功那是真能豁出命来。

    朱铭补充道:“爵位在世袭时递减,食实封在世袭时降得更快。这是鼓励勋贵子弟,自己真刀真枪食实封,不要靠着父辈余荫坐享其成。”

    大明新朝的那些爵位,相比宋代可以世袭。

    可是,不但要爵位递减,而且食实封降得飞快。或许两三代之后,勋贵的子孙还是侯爵、伯爵,但除了品级固定工资之外,已经不再有别的什么好处。

    也就说起来好听而已,想要获得食实封,就得自己为朝廷立功!

    御前会议开完,重臣陆续离开,精神都变得振奋了许多。

    父子俩没有当过皇帝、太子,国家制度法律得慢慢完善,这次借着大案就完善了一拨。

    整体来看,大明朝廷每年的官吏俸禄开销,其实是比北宋更低得多的。而且把各种福利取消,一并折算为钱粮,还能杜绝许多违规操作,并且减少相应的官吏数量。

    那些福利物资,让官员们自行购买,也可以让市场更加规范。

    另外,恩荫官的路子被堵死,就算大明今后真出现冗官,也绝对没有宋朝那么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