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抵押出去借贷了?还暗中买下这么多货单!”

    赵枢尴尬不语拿着卖货的钱就往开封法曹跑。

    开封法曹衙门已挤满了人,全是来举报高利贷商人的。

    一个皂吏反复大声喊道:“你们递交状纸的时候,会根据放贷者来归类。同一个涉案的放贷人,就汇总成同一個案子。各房已经腾出来了,门口贴着放贷者的姓名或商号名称,你们找到名字递过去即可。如果找不到放贷者名字,就进二堂去申诉,法曹会立即补上!”

    赵枢绕着法曹各房转悠,很快发现借钱给自己的那个混蛋的姓名。

    “俺要投状!”

    赵枢呼喊着往里冲。

    刚冲进去就被推出来,众人恶狠狠瞪着他:“老实排队!”

    ……

    在北宋时期,东京城内外的酒楼正店有七十二家。

    这七十二家正店,拥有酿酒、批发、零售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向官府买扑获得的。

    如果不是正店,就只能零售酒水,不得参与酿酒和批发。

    犹太人经营的铁屑楼,便是七十二家正店之一,并且店址位于黄金地段,只略逊于樊楼和潘楼而已。

    由此可知,犹太人的财力有多么雄厚!

    他们在朝代更替时亏了一拨,在前朝借出去的贷款,很多都无法收回来。还在东京城破时,遭到乱兵、乱民洗劫,但依旧是扛过来了。

    这几年恢复得极快,因为朝廷取缔庙观。

    以前,放高利贷的主要是和尚。朝廷取缔庙观,就等于帮犹太人解决竞争对手,这让他们的高利贷生意愈发红火。

    “爹,爹,不好了,朝廷派兵来了!”

    李彦升狂奔呼喊。

    他家是东京最有钱的犹太人,祖上为了方便做生意,早就改了汉姓、起了汉名。

    传到李彦升这一代,希伯来语已经说不利索。

    但还认得希伯来文字,能读懂犹太《圣经》,并且不对外通婚。

    其实,底层的犹太人已经跟汉人通婚好几代了。实在是东京犹太人基数太小,早期很难完全内部婚配,只能与更穷困的汉人结婚。

    可通婚之后,多数后代还是信犹太教。

    这天是他们的安息日,按理说不能进行商业活动,但铁屑楼依旧在正常营业。

    入乡随俗嘛,有钱还能不赚?

    在铁屑楼的后院,一大群犹太人正在聚会,念经礼拜之后就商议怎么应对危机。

    听到儿子的喊声,李良罕叹息道:“这是我们的灾难日,但还有回转的余地。超过《大明律》规定的利息,我们都没写在契书上,朝廷或许能够轻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廷规定了最高借贷利率,实际放贷时可以绕开。

    即在合同上把利息写得低些,在朝廷规定的合法范围内,借出的时候则少给些钱。合同上,你借了我一百块,但我只给你六七十块。

    借贷者与放贷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官府平时很难处置。

    但这回却不一样啊。

    借钱的人太多,还集中在同一时间段,而且全特么血本无归了。

    不但铁屑楼被官差团团围住,就连整个犹太社区都被控制。

    铁屑楼里正在吃酒的顾客,非但没有被官差吓跑,反而兴冲冲跟去看热闹。

    一个官员踏入后院,呵斥道:“全部抓走!”

    就连普通的犹太人,如果手里有闲钱,也会低息借给犹太商人,而犹太商人则拿着钱去高息放贷。

    李良罕上前作揖:“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