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这事儿交给朱彧来办,是因为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还熟知各地的风俗民情,并且对历史、佛道、巫祝也颇有研究。

    宋代还有很多私建的城隍庙,比如苏缄抵抗交趾入侵而死,就被当地百姓立为城隍。后来交趾北犯桂州,众人高喊“苏城隍领兵来报仇”,宋军立即变得士气如虹,吓得交趾仓皇撤兵逃跑。

    还有李异、赵汝澜等宋代官员,也是死后立即被百姓奉为城隍祭祀。

    谁是真正的好官,百姓心知肚明。

    这些朱铭都打算正式册封为城隍,朝廷在掌控民俗信仰的同时,也是为地方官吏树立榜样。

    跟朱彧聊完,朱铭又看向一直安静坐着的李尧光。

    “你带了许多数学手稿来?”朱铭问道。

    李尧光怀里抱着一大摞,连忙起身递交给太监。

    朱铭翻开一看,脑子瞬间爆炸。

    第一页全是各种符号,而且是李尧光自创的。这家伙害怕皇帝看不懂,还专门在旁边用文字说明。

    里面的许多内容,其实已经有相应符号了,是近几年数学研究者们的共识。

    就像朱彧,虽然远在杭州,却经常跟开封友人通信,以获取最新的各种学术成果。

    但李尧光不知道啊,他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早就跟主流数学界脱节了。

    朱铭顺手合上手稿,说道:“你先跟京城的学者交流,把这些数学符号对照一下。然后你再改一改,把你研究的东西,展示给别的学者一起探讨。”

    “是。”李尧光应声道。

    朱铭问道:“你只研究数学?”

    李尧光说:“也涉猎物理,但并不精通。儒家经典,少年时曾苦学过,这几年没再碰了。”

    “算了,等你适应之后,去太学做教授吧。”朱铭安排道。

    “是。”李尧光话不多。

    这人太过内向,而且有点痴,并不适合做秘书。

    通政院其实就有秘书机构,朱国祥也是用通政院的人。朱铭打算外放富直柔以后,也从通政院选调人手,并不像明朝那样使用太监。

    当然,也有太监做生活秘书。

    至于只剩下文学艺术家的翰林院,亦有皇帝的文学艺术顾问,时不时会招来负责一些杂务。

    二人各自离去,开封房价很贵,朱铭给他们安排了官员宿舍。

    是带小院的廊房,不但能自己住,还能住家属和少量佣人。

    京城有数学物理学会,是朱国祥亲手建立的。不归朝廷管辖,由皇室财政拨款,定期举办学术聚会,每个季度发行一次会刊。不用交会费,但会刊需要花钱订购。

    李尧光在得知情况之后,没有跟同行们交流,而是去借阅往期的会刊。

    几年的会刊,他几天就看完,只阅读数学相关内容。

    然后,把他自创的数学符号,换成大家公认的数学符号,再将自己的数学成果一股脑儿送去学会编辑部。

    李尧光研究出来的公式定理,大概三分之一已经被别人发表了。

    但还有三分之二,将近三十个公式定理,却是目前全新的成果。

    数学物理学会的编辑们,拿到这些稿件都疯了,一个接一个进行验算。不到半月,这年轻人就名动京城数学界,天天有人来登门拜访请教。

    当然,也只是名动数学界而已,一个影响力非常小的学术圈子。

    各种自然科学,目前还属于幼苗,需要培养更多人来灌溉。

    就连科举试题,关于自然科学部分,朝廷都不敢一下子出得太难。否则对偏远地区的学子,以及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