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

    走私的同时,还担任双面间谍。

    金国官员非但不管不顾,还从商人口中获取消息立功。

    金国的治理政策,是让渤海人治渤海。从辽阳到旅顺,全是渤海族官员,他们能跟大明做生意,自然配合着一路绿灯。

    “怎才一船货?”负责接货的渤海商人问。

    大明海商一脸为难:“两国就快打仗了,官府越查越严。若非俺家相公,是钱阁老的亲戚,便这一船货都运不过来。”

    渤海族商人叹息:“唉,算了,有多少算多少。能不能运粮食来?这两个月,辽阳粮价飞涨,只要运到就能赚大钱。”

    大明海商连连摆手:“运不来的,俺还想多活几年!”

    两人各自前去验货,等装船完毕就离开。

    就在验货之时,一个苦力打扮的少年走来,低声说道:“我叫高松,出身澄州高氏,我叔父是金国万户高景山。”

    大明海商一惊:“你叔父欲降?”

    “若降,大明有何许诺?”高松问道。

    大明海商说:“看怎么降。是在澄州举火做内应,还是帮忙夺取澄州城门,又或者是带着军队来降?不论如何,都能保澄州高氏平安。”

    高松问道:“若率部来降又如何?”

    大明海商说:“如果是率部来降,伱叔父可以继续带兵。但不能再统领本族部曲,须调去别的地方为将。至于今后能够领兵多少,这得看他带了多少军队投降。如果还能在灭金时立功,则另有封赏。”

    高松见又有人过来,小声说道:“告辞。”

    金国的渤海族有三大高氏,分别是辽阳高氏、辰州高氏、澄州高氏。

    明军如果朝辽阳进发,澄州属于必经之地。

    朱铭渡海站稳脚跟之后,很快就要去攻打澄州,因此澄州高氏非常担忧。

    另外,去年金国内政改革,也让高景山非常不爽。

    各族豪帅不能兼任地方官了,还把渤海大族互相掺沙子。高景山被调去贵德(抚顺)做武将,不能插手民政油水锐减。虽然他的身份还是万户,但手里没几个常备军,只有即将打仗的时候,才把高景山派回老家征召军队。

    在金国越混越回去军权处处受到制约,家乡很快就要被攻打,老子凭啥不能投明?

    历史上,高景山、高松这对叔侄,先后在金兀术手下做万户。

    高景山被岳飞干掉,高松却是善终了。

    高松离开,又一人过来。

    这人低声说道:“我是大皇子派来的。”

    大明海商一愣:“金国大皇子?”

    “拿好!”

    一封信塞到海商手里,这人扭头便走。

    大明海商完全愣住了。

    金国大皇子里通外敌?什么鬼!

    “赶紧装货,速速返航!”海商叫来副手低声叮嘱。

    三日之后,这条商船回到山东,一封密信火速送往幽州。

    朱铭正在李宝的陪同下,去视察了喜峰口方向的王彦部队,正打算再去岳飞那边看看。

    密信来了。

    朱铭亲手拆阅,表情极为精彩,随即递给李宝:“金国大皇子送来的。”

    李宝接过密信读罢,惊得背心冒汗:“好毒的计策!”

    完颜宗翰的诱敌深入之计,估计张广道不会上当。

    因为金兵撤走之后,张广道先得分兵占领云中数州,接下来肯定是派遣小股骑兵,去串联收复那些草原小部落。顶多也就接手居庸关方向,把晋北、幽州战场连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