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少年军官名叫萧安节,他说道:“孩儿没亲眼看到都是听人说的。但有军将认出了高彪、大磐、李靖等人,确确实实是各族豪帅的脑袋。讹里朵已然大败,锦州城哪还守得住?父亲当早做打算!”

    萧仲宣是萧仲恭的亲弟弟,他们的母亲是辽国公主。

    天祚帝逃亡时,最后的武装力量,即由萧仲恭来统率。

    萧仲宣留下来保护母亲,先被金兵俘获。后来萧仲恭又跟天祚帝一起,被金兵给俘获。兄弟俩都被迫降金,而且表现得对金国极为忠诚。

    前几年,萧仲恭还跟明军死战,被明军杀死在战场上。

    身为辽国宗室,被金人搞得国破家亡。他们真的忠于金国吗?

    萧仲宣说:“你的祖母、伯母、母亲……她们皆在上京。你我父子若是叛乱,家人必死无疑!”

    萧安节反问:“父亲觉得金国还能获胜吗?如果我们负隅顽抗,等明军杀到了上京,祖母和母亲她们又是什么下场?”

    萧仲宣纠结无比,感到左右为难。

    萧仲宣是在颠沛流离当中长大,又跟母亲做了好几年俘虏。直到兄长也被金人抓住,兄弟俩才一起投靠金国。

    他们的性格极为谨慎,生怕出现丝毫错误,被金国抓住把柄给治罪。

    这么说吧,萧仲宣不管是做文官还是武将,他在金国一文钱都不敢贪。他治理地方的时候,还不准小吏贪污。而且从不出风头,在自己治理的州城中散步,百姓甚至都不认识他。

    历史上,他在朔州、潞州做太守,两地汉民都给他建生祠供奉。

    谨慎到连贪污都不敢的人,又怎敢轻易举兵叛乱?

    “父亲,你难道真要为金国尽忠?”萧安节质问道,“你忘了金人是怎么屠杀契丹百姓的?你忘了大辽皇帝陛下,被金兵幽禁是怎样屈辱而死的?还有大辽的后妃、公主,是怎样被女真蛮子瓜分受辱的?”

    萧仲宣的语气变得愈发平静:“不可妄动。就算要降明,也不该我们来挑头。只要不挑头作乱,家人就能多几分安全。如果有人叛乱,我们顺势而为即可。”

    “你要记住,就算是投了明国,也绝对不可张扬。我们皆为亡国之人,我们都是辽国宗亲,不论在哪国生存都处处被人猜忌。一旦获罪,必身死族灭。”

    “伱我父子今后若在大明做官,不可贪污受贿,不可违抗命令,不可卷入党争,不可骚扰百姓。皇帝让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金国我们是忠臣,在明国我们也是忠臣。只要忠君爱民,就能得到皇帝信赖。”

    萧安节喜道:“父亲同意降明了?”

    萧仲宣点头:“顺势而为。”

    正说话间,一个传令兵奔来:“萧将军,南贼即将攻打山寨,你立即率契丹兵去救援!”

    萧仲宣实在伪装得太好了,而且他哥哥还为了金国战死。

    锦州各族将领当中,完颜挞懒竟然最信任萧仲宣。

    南方三处山寨,皆遭到炮火猛攻。

    今天早晨,随首级运来的,还有三十门火炮。再加上李进义手里的二十门火炮,足有五十门火炮拖去攻山。

    不断轰击之下,驻守山寨的金兵士气狂降。

    金国骑兵从东西两边出城,想要冲击袭扰明军侧翼。但几个空心车阵摆在那里,金国骑兵在死伤数百之后,根本不敢再继续进攻。

    萧仲宣率兵抵达山寨,驻守在那里的女真将领,让他怎么打他都老实听从。

    但是,出工不出力!

    萧仲宣在率兵赶来的半路上,已经告之麾下军官。一切以保存实力为先,不要跟攻山的明军死磕。该放箭放箭,该溃逃溃逃。

    从半上午打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