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吕好经牵着马儿还没走远,就闻风赶来许多市民和农民。

    “这驴子怎卖的?”

    “六贯。”

    “那只呢?”

    “十二贯,好驴。那匹更贵,要十五贯。”

    “骡子又怎卖的?”

    “这是马骡。二十贯……”

    骡子,非常值钱!

    中国从唐宋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骡子始终比挽马、驮马要贵得多。

    尤其是“马骡”。

    因为“马骡”对老百姓而言优点太多,它继承了马妈妈的体型、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又继承驴爸爸的负重能力和疾病抵抗力。还性格温顺,而且不挑食。

    南宋时期有个非常离谱的记载,黄州一匹幼年马骡,直接抵价一百贯——只略低于当时的边军战马价格(南宋通货膨胀严重,而且战马特别贵)。

    也就是说,别看大明的骡拉战车似乎很土。

    就军费成本而论,跟全部使用普通战马拖拽没啥区别。

    “官家出宫了,快去看啊!”

    正在购买驴和骡的洛阳百姓,纷纷终止交易跑去看皇帝。

    如果被开封市民知道,肯定嘲笑他们是土包子。

    却见朱雀大街两侧,已经挤满了百姓。附近的街道和店铺全空了,就连掌柜、伙计都不再守店,挤进人群当中垫脚眺望。

    这是迁都之后,皇帝第一次正式出宫。

    “万岁!”

    “官家,官家……”

    人们疯狂招手欢呼,对皇帝表达发自内心的喜爱。平定乱世、减低税负只是一方面,还有朝廷迁都之后,洛阳百姓更容易赚钱了。

    工资跟着房价一起涨,基本消费品价格却只略有上涨。

    这是准备做得很足,提前调来大量物资,而且还约谈了洛阳商贾。

    吕好经让仆人牵一匹马,自己跨上另一匹,把皇室队伍看得清清楚楚。他对被挡住视线的仆人说:“官家骑着骏马,端的威风凛凛。后面几辆马车,定是用漳绒做车厢布,远远看着能映射日光!”

    “退后,退后,不要往前挤!”

    护驾的侍卫如临大敌,横着长枪挡在两侧,生怕有人趁乱行刺。

    折腾半天,总算顺利出城。

    继而折道一路向东,在龙门石窟以北七八里,踏着石桥过伊水直奔东溪园。

    早在唐代,这里就是洛阳最大的园林,北宋时期又变成皇家园林。现在成了大明皇室的避暑地,朱铭打算带全家来熟悉熟悉。

    顺便,看看那里刚运来没几天的良驹。

    陪妻妾儿女们,进园子耍了一阵,朱铭就骑马前往附近的天驷监新马场。

    得知皇帝要来巡视,太仆寺卿徐俯,昨天就出城做准备。

    徐俯是黄庭坚的外甥,历史上张邦昌僭位称帝,他不愿屈身伪朝就辞官了。又听说有官员避讳张邦昌,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徐俯直接将身边婢女改名叫“昌奴”。

    只要家里有客来访,他便大喊“昌奴”接客。

    张邦昌得知此事,也不敢做什么……

    “陛下,这些都是去年夏天以来诞下的马驹。”徐俯指着几匹小马说道。

    朱铭去年在辽东打仗,今年初回来也忙,一直没空去天驷监看看。

    徐俯其实不懂养马,自有养马官来介绍。

    “陛下,这匹马驹才八个月,肩高已经超过四尺。”养马官李贵说。

    朱铭眼前一亮:“是汗血宝马的后代?”

    李贵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