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迁徙命令。

    要求廪丘县北面,以及东西两侧的各个大小村庄,所有百姓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撤离村庄。

    要么各自寻找最近的地点进行躲藏,诸如躲进山里。

    要么就拖家带口往县城而来。

    总之不允许在这三个方向继续呆着,也不允许在各自的村镇中留有一粒粮食,所有能吃能用,能够转化为黄巾贼战斗力的物资,都必须带走。

    在发出命令的同时。

    曹昂还派出手底下的士兵进行监督,强制要求所有人执行以上的要求。

    也好在如今已经过了六月份。

    兖州一带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

    否则曹昂说不定,还要派人出城去抢收一番粮食。

    之所以这么做。

    一个原因,当然是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就是坚壁清野,以挫敌锐!

    ……

    黄巾贼玩的就是以战养战那一套。

    他们浩浩荡荡的大军,靠的就是每攻下一座县城之后,抢夺其中的粮食,从而才能够养得起青壮。

    这也同时促使着黄巾贼,一路向大县大城而去,就是因为他们在裹挟百姓的同时,也被百姓给裹挟了。

    一旦发生断粮的事情。

    那恐怕都不需要曹昂出手,整个贼军就会不攻自溃,甚至他们自行就会爆发军营哗变。

    因此曹昂严令,必须将周边乡镇的粮食全部运走,不能给敌人留下哪怕一粒小麦,否则都算资敌的行为。

    而同时迁徙百姓。

    也是为了减少黄巾贼就地裹挟他们,并转化为自身兵力的事情发生。

    只要这两点措施践行得当。

    那么贼军在抵达廪丘县的第一波,就会遭受一个不小的挫折。

    而且其后,他们若是没能够在自己镇守的城池中占到便宜。

    那就会因为周边地区,已经被坚壁清野,没有任何用于补充的资源,而导致军心涣散,早早的选择放弃攻打廪丘县,选择别的目标。

    如此一来。

    要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再加上收拢了周边乡镇的粮食之后,一旦军情有何变化,自己也能及时就地征调使用。

    反正只要他的城池不被正面攻破,那其他任何可能导致战败的因素,曹昂都要通通扫清。

    ……

    廪丘县东北方向三十里处。

    一支大军正浩浩荡荡的向县城而来,从高空俯瞰下去,漫山遍野,粗略一数,便足有数万人之多。

    荒原之上到处都是人头,乌泱泱的一大片,只是看起来全然不像一支正规的军队,不存在任何阵型可言。

    一个个都东倒西歪,彼此三五成群的,向着指明的方向前进。

    甚至走着走着。

    都会有人悄然消失在队伍的边缘。

    若是将视线贴近的话。

    便会发现这群所谓的士兵,其实和难民也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极个别,看起来就像是有军职在身的,表现的还稍微良好一点,最起码身上还有二两肉。

    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人。

    都是瘦骨嶙峋,皮包骨头,衣衫褴褛,弱不禁风。

    浑身上下满是污渍泥垢,甚至有不少人身上还带着血污,显然是经历过一场大战,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没有任何给他们清洁的机会。

    一个个的面黄肌瘦,双目之中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