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管亥此刻背靠湖面。

    眼神中满是惊惶的看着面前的景象,颇有几分怆然无措的意味。

    哪怕他再怎么心存侥幸。

    也知道自己今日是绝无幸理了。

    倘若只是被围之初,那他凭借着人数众多的兵力,直接来个弃车保帅,选择割掉一部分肉,挑一个方向突围。

    那还尚且有逃出升天的希望。

    但这大半个月以来,军队连战连败,手底下的队伍,早就被打得七零八散了,人数已经缩水至不到三万。

    对于一支具备流民属性的军队而言,三万人已经不够他舍弃什么了,再继续割肉的话,只会一刀割到大动脉上,而后引发全军崩溃。

    如今除非让他背上生出翅膀,直接从湖面上飞过去,那还有一线生机。

    否则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罢了。

    管亥现在其实有些后悔。

    在张辽亮明旗号,杀的己方大败时,自己就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带着手底下这大几万的军队立即投降的。

    而不是在连战连败。

    失去了作为倚仗的资本之后,才开始考虑这些,现在就是想投降,人家都爱搭不理,爱要不要了。

    说起这个。

    管亥就有一些想抽自己嘴巴子。

    明知道前来青州征讨黄巾的,是曹家的军队,还死硬扛着做什么?

    当初张饶、司马俱等青州黄巾渠帅,北上想要和黑山军汇合,结果遭到了公孙瓒的迎头痛击,转而挺进兖州的时候,管亥就一直没有响应。

    他自始至终就留在青州境内。

    毕竟大家一块待在青州,这残破之地养不起这么多人,可要都走了之后,自己留下来反倒能够活的足够滋润。

    因此他选择不挪窝。

    结果后面发生的事情,让他感到极为庆幸,所有从青州出去的黄巾军,全部折在了曹家手里。

    只有他幸免于难,逃过一劫。

    别的不说,曹家的实力是经过多次检验,被先后证明远胜于黄巾军的。

    结果自己此番还抱有侥幸,一直扭不投降,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

    …………

    对于管亥的后悔与彷徨。

    曹昂二人并不知情。

    他们也不在乎这些。

    无论青州黄巾,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席卷起来的,当中有怎样的迫不得已,与何等历史遗留问题。

    他们在本地肆虐已久。

    所过之处,尽皆劫掠,破坏耕田和生产活动,裹挟百姓强行加入,从单纯的为乞活而起的农民起义,变成了打家劫舍的流民草寇。

    这些都是无法否认的。

    而为首之人,也就是那些自封的渠帅,更是当中的首恶者,乃是酿成这些恶果的集大成之辈。

    寻常青州兵,可以放归乡里,或者要求加入军屯,但这些中上层人物,要么老老实实做点贡献,要么就去死吧。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态度。

    曹昂与太史慈二人,当即拨马来到最前方,各自选定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彼此相隔约有几步远。

    随后便静静观察了起来。

    在这万军丛中,想要精准的找到敌军的主帅,并且还要确保自己射出去的箭矢,能够避开一路上的那些障碍物,准确无误的击毙目标。

    最重要的就得事先观察。

    哪怕能够在青史留名的神射手,也不敢闭着眼睛随便一射,毕竟他的箭头上没有追踪器,也不会精确制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