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太孙妃怀了龙种,消息不胫而走。

    不仅在宫里传播,宫外也开始流传,不少亲近朱炫的官员,开始琢磨提前给未来的皇重孙送礼,多刷一些好感,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未来平步青云。

    朱炫也不管那些官员,不在乎送的都是什么礼,反正来多少他就收多少,完全不和他们客气。

    不过这件事热闹了没多久,又有一件同样热闹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城外的跨江大桥,正式建成,可以通过行人,也能通过火车,铁路也拼接起来了。

    修筑大桥耗时很长,但在修桥的时候,朱炫的工程队没有闲着,同时在修筑铁路,动用了不少工人开工,极大地提升了大明普通百姓的就业率,连长江跨江大桥的技术难关都被攻克了,铁路经过其他的各种河流,包括黄河,都能把大桥建造起来,顺便还加固了河堤。

    这些技术对科学阁而言,没有多少难度,还能对此深入研究。

    跨江大桥的意义重大,代表的是大明交通、技术等的更进一步。

    朱炫请求,建成通车仪式上,让老朱出席,也让朝中官员一起,跟随出席,来到大桥上,见证大明的进步。

    老朱当然是同意的,那么其他大臣不可能、也不敢反对,一起来到大桥之前,看到这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不少人惊叹不已。

    他们都想不到,桥还能修筑得那么大、那么长。

    部分官员曾见过完工之前的,大部分官员,其实没怎么了解过跨江大桥,此时震惊不已!

    “皇爷爷觉得大桥怎么样?”

    朱炫走在前面,期待地回头问道。

    朱元璋同样想不到,大明可以发展到这个程度,乖孙还没当皇帝,就已经把大明带上一个新的高峰,比自己好太多了,赞叹道:“大桥好啊!如此宽阔,可以通行不少马车,桥的两边,还能通过行人,应天百姓渡河,再也不用花钱雇佣渡船,下面还有铁路,利国利民!”

    不仅他这么想,其他官员,也都如此认为。

    包括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对于大桥,除了耗资巨大,其他的挑不出毛病。

    从长远发展考虑,跨江大桥对于大明,很有必要!

    “恭喜陛下!”

    沈倩附和地拍马屁道:“皇太孙殿下,无所不能,此乃陛下之福,大明之福!”

    “恭喜陛下!”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沈倩的话。

    朱元璋龙颜大悦,开心地大笑一会,又道:“咱们过桥走一走。”

    这座划时代意义的大桥,不走一走,怎么能行?

    “来人,马车!”

    朱炫说道。

    朱元璋喝道:“不用马车,咱还走得动呢!乖孙陪咱走过去。”

    有部分官员也准备坐上马车,奈何看到朱元璋选择步行,如果自己用马车,只怕转身就要被锦衣卫带走,唯有拖着自己孱弱的身子骨,一起走过大桥又走回来。

    顺着大桥走了一圈,看到桥两边的江面。

    感官上还是很震撼的。

    “乖孙准备,何时让普通百姓,在桥上通行?”

    “对了,还有火车。”

    朱元璋心里想的,都是为民。

    首先用在百姓的身上。

    朱炫说道:“等我们走完了就可以让百姓上来,铁路的话,孙儿准备商用和民用,还需要制定一个车票票价标准。”

    “车票?”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就是上车的凭证,铁路运营需要成本,百姓坐火车,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买一张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