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远远不够。

    小人喻以利。

    无论什么时代,老百姓的选择都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他们就站在谁的一边。

    想让天下的百姓真正的站到大秦这一边,那就必须给出切实可见的利益。

    没有这一条,前面都是零。

    回去的路上,看着两旁大片大片的田地,赵郢不由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这片土地足够肥沃,老百姓也足够勤劳,为什么却世世代代都活得这么辛苦?

    他一路沉思,回到府上的时候,才回过神来。

    “启禀公子,骚管事有书信寄来……”

    刚一回到家,如今已经成了他兼职秘书的执戟郎张良,就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赵郢没有去接,反而径直走到一旁的书桌前坐下来。

    “念——”

    张良:……

    他不由嘴角发苦,刚开始被赵郢抓来府上的时候,他还想着能不能伺机打探一下什么有用的信息,现在他是一点点都不想了。

    这种关乎皇长孙的密信,他更是碰都不想碰。

    但,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只能低着头拆开书信,一字一句地念着骚让人寄来的书信。

    骚没读过几天书,勉强会写字,所以话一如既往的自白,还夹杂着一些关中方言,让张良读起来都忍不住磕磕绊绊。

    但好在赵郢并不以为意,他已经习惯了自己这位贴身小厮的说话风格。

    这是骚到了河东郡之后的第二封信,说因为有了咸阳这边的前例,石炭生意在河东郡做得很顺利,加上又得到了当地官府的支持,能借用官方的驰道。

    摊子铺的很快。

    相应的,无数的银钱,也如流水一般聚拢过来。这种状况,哪怕是已经在咸阳这边的煤矿上见惯了大钱的骚都忍不住惊叹。

    小公子,我们这是抱住了一座金山!

    最末,骚请示赵郢,如何处置这一笔巨额的钱财。

    赵郢扫了一眼捧着书信,目瞪口呆的张良,淡淡地吩咐道。

    “回信吧,让他就地组建商队,先收购粮草,数量不限,越多越好……”

    记得,秦二世二年还是元年?

    大秦出现罕见的水灾,当时山东、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灾,成了水乡泽国。当地百姓流离失所,造成了大面积的饥荒。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直接造反,瞬间拉起一支队伍。而原本想安安分分地押送劳役到咸阳的刘大亭长,因为大雨失期,也别逼走上来自己草根崛起的传奇征程。

    趁着这个时间点,先存一波粮草吧!

    到时候无论是赈灾,还是招兵,都算是个储备。

    赵郢的话说得风轻云淡,但听在张良的耳中却忍不住心惊肉跳,那么一大笔钱,用来收购粮草,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越发后悔来这里了。

    我真傻,真的,我应该让别人来送这份信的!

    张良心中发苦,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给骚写回信,写完之后,赵郢简单地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

    竟然知道用大白话给骚回书信,这份应对能力真是一等一的强啊,不愧后世汉初三杰的名头。

    见书信在赵郢这边过关,张良顿时如蒙大赦,当即就想溜之大吉,结果被赵郢招招手就给又叫了回来。

    “过来,我还有一件事要交代给伱——”

    “请殿下吩咐……”

    张良知道自己恐怕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